尤其是他与央视合作时间长,从前到后,来来往往那么多人,他都略知一二。
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能片面,否则容易产生误判。
“好,我了解了。”
放下手机,张远通过这两位提供的信息,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思维满脑子浆糊。
“我给你缕缕。”
张远拿出一张白纸,比比划划的。
同时也是在给自己缕。
“一边暗示让我投资。”
“另一边之前就让我少掺和。”
“这两头是矛盾的,对吧?”
“是。”
“但这只是面上的矛盾,得往深里挖。”
“任何事的矛盾,其实都是人的矛盾!”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完全的对事不对人的。”
“这个主编和《家有儿女》的出品方有矛盾?”杨思维答道。
“你的格局太小了,要往大了看!”张远比出一个指尖宇宙。
“你想啊,《家有儿女》的背后是什么人?”
“真正居于幕后的,可是前任央视大佬杨台长!”
“那是什么人物啊?”
“一个小小的总编,敢和这般大佬对线。”
“拍桌子,甚至掀桌子?”
杨思维愣了愣,对张远的小小二字不敢苟同。
人家哪儿小了,可是大人物啊!
“所以,他肯定只是执行者。”
“并且他来时偷偷摸摸,显然不想被人知道与自己有接触。”
“那就说明,这件事很敏感。”
“绝对不是一部戏的收益那么简单的。”
“我刚才给马冬打了电话,问了下情况。”
“这位之前和我说他曾居武汉。”
“可他没说,自己老家是江苏的。”
“你猜,央视里,还有谁也是江苏出身的?”
杨思维摇摇头,不敢下定论。
“现任台长,也是江苏人!”
“并且还有一点,这位现任台长,和魔都SMG的总裁黎总一样,都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
“他俩是校友。”
“你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看。”
“就能发现这些人其实能组成一张网。”
“所以,老板你的意思是……”杨思维大致明白了。
她的心里直打鼓,被吓的!
“所以,其实这不是片子的事。”
“也不是主编的事。”
“是新老两位台长的事!”
张远顿了顿后,又喝了口茶,才继续开口。
“我和赵本衫老师打听过了。”
“前任杨台长居功至伟。”
“对台里进行了大量改革,还是很大胆的改革。”
新闻联播结束后,到天气预报开始前那30秒的广告就是他拍板加的。
当时广电老大觉得不妥,亲自打电话询问。
但最终老台长还是硬顶下来,因此每年给台里带来数千万上亿的广告收入。
还有86年挑战者号爆炸,这位当场拍板,让《新闻联播》开始时先播出这条新闻,并足足报道了6分钟!
按当时的规矩,得先播国内新闻,才能播国外的。
他这么临时调整,很容易犯错误的。
但人家不光做了,还一点事没有。
台里人都知道,这位不光在广电,甚至在更高级的中宣部都有点“能量”。
所以台里从主持人到管理人员,提起这位没有不服气的。
当然很多也是不敢不服。
但问题就在这儿了!
张远从赵老师口中得知,直到现在,这位在台里依旧很有“能量”。
问题在直到现在!
这位退休可有七八年了!
人不在,影响力还在。
就像乾隆退位后,朝中大小事嘉庆还说了不算,新皇帝是什么感受。
但问题是,嘉庆是乾隆的儿子。
你不能造爹的反吧?
造反唯有自立门户。
但问题是,央视只有一个。
那是什么地方,是全国的喉舌,里边牵扯了多少利益。
影响力在,门生故旧也在,那位置就都占着。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怎么办?
而且最麻烦的地方,是你还不能翻脸。
否则其他老人怎么看你。
所以,“新皇帝”,需要一个提示对方,“你已经老了”的契机。
台里人不能担此任务,内应太多,而且太明显,不体面。
到了一定的层次,有些事能做,但不能说。
哪怕桌子底下已经掐的血淋淋了,面上还得笑盈盈。
刚巧,那边相声大赛的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