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字正腔圆

之后几天,刘茜茜练琵琶时,她的私人老师蒋彦就时常问起张远的事。

茜茜想着,张远果然利害。

才几天时间,小露一手,就把那么厉害的老师征服了。

她倒不嫉妒,羡慕是有的。

毕竟自己学的很慢。

每天白天练武,晚上练琴,抽空还得看剧本。

几乎尽了全力,但进度依旧不如人意。

莫说完整的曲子,学了这么一阵后,连准确弹出一个小节都做不到。

导演来瞧过几次,并未表示任何不满。

反正到时候拍摄都是比个架势就成,有后期配音配乐的。

老外又不懂,见刘茜茜抱琴的样子有模有样,就已经很满意了。

那琵琶老师在背后嘀咕老外不尊重华夏传统艺术。

但好在,小龙女没有因为导演的要求不高,就放松对自己的鞭策。

只是她也发现了,老师关心张远比关心自己更多。

还在闲暇时候常拉着他一块聊天。

见那有说有笑的样子,她都有点酸酸的。

张远也发现,这老师对自己格外感兴趣。

但聊着聊着,好似总套话似的问起,他以前是否有练过其他古琴,如阮或者马头琴,月琴等。

尤其反复询问他是否练过柳琴。

柳琴,别名土琵琶。

这种琴的演奏方式,在传统乐器中与琵琶最为相似。

“不能够啊?”蒋彦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摸着下巴不解道。

“我老师说了。”

“就算会三弦,没有练过柳琴,也不可能那么快上手琵琶的。”

蒋彦给自己老师打了电话,说自己发现了一位弦乐奇才。

老师一听,自己得意门生说这话,那对方一定很厉害喽。

便仔细询问。

可在得知对方的详细情况。

尤其身份是一位年轻演员后,便警惕的说到。

“小彦啊。”

“娱乐圈和我们音乐圈不一样。”

“他们那里水更深。”

“而且演员演员,人家可是会演的。”

“别再被骗了。”

“万一别有用心,另有目的呢?”

老师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到底。

自己学生体健貌端,天赋优异,算是年轻一辈中难得的人才。

就怕有人假意接近,骗财骗色。

就算演员钱多,不是骗财。

难免有想换换口味,尝尝有才艺的女子。

毕竟张远的学习进步速度太反常了。

连他老师都没见过。

生怕自己学生吃亏。

老师也是一片苦心。

这种操心劲,才是师父,不光是师傅。

音乐圈的,心思自然没有娱乐圈的那么复杂。

尤其在张远面前更显“单纯”。

张远很快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心里很不服气。

“我能有什么坏心眼!”

“还怀疑我的目的。”

“我的目的非常单纯。”

“不就是想薅点吗。”

什么老师啊,这么小心眼。

防人跟防狼似的。

人和人之间还有没有点信任了!

如果人人都这样,老子薅谁去啊!

“您的老师是?”张远也想起,自己与对方相似一场,却还从没问过这个话题呢。

“我的老师是李光华先生。”

“恕我孤陋寡闻,这位是?”

“我们央音民乐系的主任。”

“哦!”张远这就明白了。

华夏年轻一代中,琵琶这行里出名的,大半是央音出来的。

那也就是说,大半得是这位的学生。

基本统治了这个小圈子。

“不过我的开蒙老师另有其人。”蒋彦说到这里,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那又是哪位高人?”见她表情变化,张远也来了兴趣。

“我从5岁开始,便跟着方锦龙老师学习琵琶。”

张远:……

你早说呀,你怎么不早说呢。

张远差点掉凳,赶忙正色道。

“其实我以前学过柳琴。”

“一直向您隐瞒了。”

“呐,这就对啦!”蒋彦一拍巴掌,果然和老师说的一模一样。

不一样不行啊。

张远想着,方锦龙可是泛学高手,会的乐器数量奇多。

不一定精通,但人家是真会的。

而且这位先生的专业水平可能会有人质疑,毕竟哪个行业有人出跳,立马会蹦出一堆人来指责贬低对方,而且贬低的方向,无外乎业务和最强大师比,私德与圣人比。

而且最爱的就是和“死人”比,得是去世大师。

因为死无对证,怎么样都靠说。

郭德罡和侯宝林,马三立怎么比……类似这种说法。

行业里越红的,行业本身市场越小的,越爱内斗。

在网络时代之前,方老师就是全球巡演的台柱极人物了。

而且后世玩流量和出圈,人家在业内是这个!

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后期的腾格尔老师,抓了波二次元和网红的反差热度。

方老师在艺术圈人脉极广。

这要是给自己捅出去了,再扣个弄虚作假的帽子,那可受不了。

低调,低调……

赶紧编个瞎话,让这事变得合理一些。

张远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