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老总统卢卡来华夏访问,接受采访时曾说过。
“我时常关注华夏足球。”
一个巴西人,说自己关注国足。
这还是一位总统说出来的话。
为了“要饭”,人家诚意拉满,卑微到了这种程度。
你就说赚点钱容易吗。
虽然客气,但对方显然不知道,这话属于往华夏球迷伤口上撒孜然,辣椒面,白糖,胡椒粉。
给华夏网友都搞红温了。
现在的张远,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客人们一波又一波的拉着他聊天,甭管岁数,资历,个个都笑脸相迎,乐的那叫一个真诚。
围着他打转,满嘴客气话。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捞点好处。
之前他可没这待遇。
但连续两部电影大卖。
这年头几千万票房已经算大卖了。
过亿票房甚至能争年度排行前三位。
与后世的市场规模相差巨大。
《疯狂的石头》和《不能说的秘密》在大陆都卖出了超过5000万的票房。
并且这两部作品的成本都很低。
有心人就发觉不对劲了。
怎么张远鼓捣的片子都能赚钱呢?
人在遇到事的时候,总愿意把事情往简单里想。
分析市场,琢磨作品优点,那多费劲啊。
片子背后有人,这人运气好……诸如这类功利和迷信的想法才是最先浮上心头的。
影视圈可是非常迷信的。
有些艺人不凭外貌,不凭能力,是凭八字出道的。
某些老板不论招艺人,又或者用导演,都是先找大师算一挂,看气运如何。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港台地区尤多。
就比如现在站在他面前,正咧嘴大笑的曾志威。
不过迷信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看中了张远手中的钱。
“宝岛那边有一部新片。”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一起搞。”被曾志威推上前来的周董摸着鼻子说道。
“还是你当导演?”张远疑惑道。
瘾这么大吗?
“不是啦,是朱延平导演找我。”
“哦……”张远这就明白了。
朱延平,就是拍了《乌龙院》的那位。
两小一大的组合,当年可是红遍了大江南北,在宝岛票房好几亿呢。
但总得来说朱延平这个人的水平不咋滴。
就是属于那种混了很多年,作品很多,加起来票房也不少,但始终没有玩明白电影这回事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玩了几十年还能没玩明白。
哎,你还真别说。
各行各业这种人真不少,很多都是运气好,关系强,市场好的时候真混的不错。
但市场一差就不行了。
这位的发家史与风格其实与王茎有点像,都是产量奇高,且拍过三级作品。
不过王茎还是有真本事的,这位就稍差点意思。
而张远掐指一算,就猜到了。
面前这二位说的新作,应该就是那部《大灌篮》。
片子的质量一般,但票房还挺不错的。
这作品属于是献祭周董人气来换钱的模式。
就是流量变现。
反正消耗的又不是自己的人气,我只负责赚钱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
而且还能给公司的艺人安排些露脸的机会,也算是两全其美。
“好啊,我们详细谈一谈。”张远回过神来,答道。
“屌!”周董当即高兴道。
“我和你与志伟哥都是老相识了,一切都好说。”张远很客气的回道:“不过你片酬给我少拿点。”
“都是朋友,好说啦。”周董靦覥一笑。
明知不是啥好作品,他却还是想参与。
除了能赚钱外,还有一个缘由。
朱延平导演是宝岛长宏影视的御用导演。
他拍的片子,大半身后都是这家公司。
而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鬼见愁吴墩。
就像侯孝贤背靠四海帮一样,朱延平是背靠竹联的。
而《苹果》这片子,张远可是找了竹联投钱,算是合作方。
一般像今天这样的大场面,程好都会出席,但今天却不在场。
吃饭前黄博他们还问起这事呢。
倒不是病假,而是张远给她派了公务。
她今天没在,就是去宝岛了。
因为竹联大佬,一代枭雄旱鸭子,也就是陈楚和他老爹刚刚过世了。
既然是合作方,陈楚和又签了他的公司,自然不能不管不问。
可张远本人不能去。
这种大佬过世,宝岛媒体肯定会闻风而动。
到时候被人拍下来,自己出现在黑帮大佬的葬礼上,有损他的正面形象。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不能上台面。
他不能亲自去,光让贾婧雯帮他带个花圈,好像也不太够意思。
便索性让程好领着她的助理,以代理人的身份亲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