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子妃终于冷静了下来,这会要是闹开了,吃亏的只会是她,只能不情不愿地坐到了太子旁边的席位上。

宴席上,皇上好好地夸奖了几位洹州的官员,因为他们处置及时,才中途拦了洪水,保住了下游的几个城池,一派君臣和睦的景象。

宴席过半,周贵妃有些无聊,突然瞧见阿瑾,“瑾华夫人今日怎么如此素净,只戴了一支木簪,怎么,可是受委屈了。”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太子妃。

太子妃本来还没注意阿瑾的穿戴,被周贵妃这么一说,也恼了,“瑾华夫人,今日赴宴怎么打扮成这样,本宫可没短了你的用度。”

裴阁老听着孙女这没脑子的话,头疼,这么容易就跳进别人挖的坑里去了。

阿瑾并未回答,而是向着皇上道,“回陛下,这簪子可还有段故事呢。”

“哦?”

“这几日,为着洹州水灾的事,太子殿下日日忧心。这洪水虽停了,可百姓却是流离失所,困苦不已。妾身无意听殿下说起富民之法,其中就有一种,说是洹州多乌木,此次洪水乌木树又损毁严重,若将废弃的乌木以药液浸之,可保坚硬如铁,妾身有些好奇,就做了这簪子,想试上一试,想不到还真有用。”

阿瑾说着取下了木簪,呈了上去。

成泰帝摩挲着手中的钗,发现果真质地坚硬,乌木一向材质疏松,算不得好木材,竟能如此,当真神奇。

“父皇,这法子乃洹州一县丞所奏,他提了不少富民之法,儿臣觉得有些可以采用。”

二皇子麾下的一位官员出声道,“皆是些机巧之术,杯水车薪,于大局无益,就说这乌木,药液成本不低,就是真用上了,利润也微薄的很,根本不值得花费人力物力。”

工部右侍郎不满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您身居高位,自然看不上那几两银子,可那些灾民,一文钱就够吃上一天的,能用遍地都是的乌木挣钱,他们当然愿意得很,能帮一个是一个,怎么能说没用呢。”

成泰帝瞧着坚硬的木钗,“这法子倒是有趣,那奏报,明日给朕看看吧,”又对太子道,“熙儿有心了。”

太子恭敬地回道,“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之幸。”

太子在桌下暗暗地抓住了阿瑾的手,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看着一片甜蜜。

二皇子嫉妒地看着太子这边,为什么什么好东西都是太子的,连后院的女人都比他的要懂事。裴阁老看着和太子亲密无间的阿瑾,再看看一旁直愣愣坐着,只知道怒目而视的孙女,深深地叹了口气。

宴席过后,太子突然被皇后的人拦下了。

分别的时候,阿瑾突然生出了心慌之感,功臣宴,皇后娘娘,不对,今晚好像是有一件事要发生的,她竟是忘了,阿瑾的手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太子的胳膊,“殿下,今晚您会来勤勉阁吗?”

“要不然孤还能去哪?”太子很奇怪阿瑾怎么突然这么问。

“您一定会回来的对吗?”

“你怎么了,孤只是去见见母后而已。”

“只是心里有些不安。”阿瑾松开了手,她该怎么说,她又能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