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先知后,知行并进,行可兼知,知必艰行。”
“嗯,脱习气,开生面。”
“哈哈哈,我给你的书看了?”
“看了哇,挺好的,我还写了篇小文章,老师给改了改,准备发。”
“呵,这牛逼劲儿,羡慕。”
“你?”齐秀秀瞅了眼李乐,摇摇头,“算了吧,你就是个懒人。”
小主,
“我不懒,只是没有你,没有你们扎实、踏实。”
“哟,做自我认知呢?”
“内省。”
“向您学习,尊敬的伊万诺维奇·李乐同志。”
“向您致敬,尊敬的恰斯恰耶娃·齐秀秀同志。”
“哈哈哈~~~~啊~~~~”齐秀秀笑着笑着,打了个哈欠。
“来家几天了,还没歇过来?”
“没呢,刚来家时候,我连睡了两天。”
“别太给自己压力。”
“不成啊。基层工作,想混日子容易,想做好,就都是压力。那话怎么说来着,有些事儿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可要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呃.....这话儿还能这么用?”李乐嘿嘿着。
齐秀秀叹口气,“基层工作,有很多好的与不好的,普通人,正常人都无法理解。形式的、官僚的,甚至农户自己都感受不到的,都在基层干部在承受。政策有人制定,具体是要做的,压力全在基层。”
“脱贫最难的不是实际帮扶的基础硬件设施,比如产业、住房、医疗、水、路等等等等。”
“精神吧。”李乐回道。
“嗯。最难的而是精神扶贫,其实,排除天灾人祸,穷的原因不外乎一个懒字。”齐秀秀揣着手,把膝盖顶在出租车里的防护栏上。
“让出门干活,他不动,让参加培训,他不去,让参加群众会,他边儿都不粘。”
“就我说的那个超市,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动起来,搞了个积分卡制度,那些挂牌的人家,只要配合村里工作,让你干啥你干啥,甚至哪怕把家里的卫生搞搞好,你就都能获得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你就可以去超市兑换一些生活物品,从米面油到牙刷、衣架、笤帚拖把洗衣粉卫生纸,水桶啥的都有,可特么的,就有农户,这种几乎白拿的东西都不在乎。”
“家里依旧是人畜共居,屎尿横流,卫生条件差到你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