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道清则一直凭借着道法,努力化解着众人心中的忧愁与郁结 ,此法虽然有效,但进展缓慢。
公孙易则以别样的、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着观中的女弟子们。
随着时光流转,彼此间的了解日益加深,弟子们愈发喜爱这位博学多识的师弟,陆金锁与唐白玉尤甚。
一次,她们两个一同给公孙易送饭时,意外撞见他正在院子里炒菜。在这个年代,男子下厨本就少见,而公孙易的厨艺更是堪称精湛。普普通通的蔬菜,经他之手竟化作一道道美味佳肴。两人品尝之后,满脸皆是惊喜与难以置信之色。
很快,公孙易“厨神”的名号便在道观中不胫而走。起初,众人将信将疑,总有人借着送饭的由头,前来一探究竟。然而,在尝过公孙易烹制的菜肴后,绝大多数人都心悦诚服。
当然,也有几个贪吃的姑娘,比如唐白玉和萧杨,她们打着品尝的旗号,大快朵颐之后,还会拿出饭盒打包带走一些。这让公孙易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在做菜时多准备一些食材 。
此事很快便传到了周道清的耳中。她意识到,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便找到公孙易,建议他将做菜的诀窍传授给伙房的人,如此一来,也能避免前院弟子频繁前来打扰。
公孙易欣然应允,表示愿意分享烹饪技巧。但他强调,关键的第一步要将粗盐提炼成精盐,毕竟粗盐苦涩且带有腥味,会大大影响菜肴口感。
他拿出自己提炼好的精盐,让师叔品尝,并毫无保留地将完整的提炼方法告知于她。
周道清听后,立即回去安排伙房的弟子依样操作。不出所料,粗盐成功转化为精盐,一下子就将菜肴的口味提高了许多。
看着这雪白的精盐,周道清心中满是感慨,这个师侄学识渊博,所掌握的知识远超常人认知,不禁让她暗自揣测,他的师父是否有着非凡来历,莫不是仙人?当然,她所说的师父,并非是指自己的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