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一些思想极端一点的棋手,以及根本不和你讲规则的神魔代言人,这一局对弈中,无论是观众还是对弈双方,都主动地代入了思想一道的争夺中。
只不过正如解说罗兰所说,这一次兴衰模式之下,哪怕棋手当做思想之争,那些原住民会当做么?
如今的天弈世界中,战国七雄并立,每一方国家确实没有任何雄才之主作为君王,只要没有人去落位君主,这七国也确实会成为思想之争的背景板。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七国,之所以叫作七国就在于,他们绝对不会彻底融为一体。
无论是【天理】还是【纵横】,两组棋手在明白如今七国并立的棋局之后,都已经明白他们所需要做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最多的国家,最终谁能取得七国中更多的思想倾向,谁就可能获胜。
而这一切最终都需要在四十九回合之前完成落子,在这之后,双方只能共鸣论道无法再度落子。
这是一场时间上的思想大逃杀,随着回合数的流逝,每一手都至关重要。
因为儒道的原因,孔松所牵引的【孔门子思】自然更轻松也更快地进入到了半圣【孟子】的视野之内。
虽然在天弈世界中,【孟子】和这【孔门子思】并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孟子】来说提携一个晚辈也是非常乐意的。
这就是白子一方的优势,相反,现在黑子一方,正在努力地通过两位棋手的布局努力,将【客卿范雎】一点点引入【吕子】的视野之中。
当然相较于秦国【吕子】针对于其余两国半圣的主导态势,齐国这边【孟子】虽然同为半圣,似乎就不太行了。
楚国的【墨子】来到【稷下学宫】之时,一场针对【孟子】以及他的儒道正统的争端已经开始。
当一袭黑衣的【墨子】带着一众【墨者】进入【稷下学宫】,原本还在讲学的稷下学宫气氛瞬间就变了。
【孟子】于论道台上看到了【墨子】的到来,不过无论何种气息,对他来说并无区别,他仅仅是欣赏地看了一眼这段时间让他感到后生可畏的子思,这位听说来自于孔圣族中的晚辈。
虽然每一次对话,他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但对面对于儒道的理解,特别是其中庸之道的特殊阐述,让他没有了一切其他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