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定阳

“张伯玉,你领平难军弓兵四千、步卒五千,转向东南,拦截来军。”

“至于北军,骑兵三营交给我,司马震部划至王骥麾下;王骥领司马震所部七千骑、皇甫超逸所部五千北军步兵,向东北出击。”

“三路分兵,西北、东南不必求胜,守住即可。”

“东北这一路共有一万二千人,且个个精锐,一但开战,先用北军步卒正面稳住阵脚,再以骑兵强袭,务必求胜!”

“得胜之后,王骥即刻率部先往南支援张伯玉,若依旧得胜,则再往西北支援紫镇东。”

“丁斐、齐角二人,率部随我去定阳城!”

“可都听清了?”

众人抱拳:“喏!”

周彻点头,又道:“再拟两道命令,一道往南送到西河褚飞手里,告诉他,立刻率部北上。”

“另一道送往东边晋阳,告诉董然甄武,留一万人守城,其余全数入定阳,民夫也要带上,将沿途之地占据、清理干净。”

“莫说是一个呼延贺兰几路西原王兵,便是西原女帝来了,我也要和她碰上一碰!”

诸将动身前,王骥、张伯玉等人试图和周彻换换。

进攻定阳,最是紧要,但其实风险也更大一些。

定阳城虽弱,但毕竟是腹地,事有万一,撤起来是最慢的。

“哪有我不敢去,便让你们去的道理?”周彻发笑摇头。

张伯玉默然,他了解周彻的脾气。

王骥则道:“殿下千金之躯,事关重大。”

“好了,将军的心意我领了,此事不必再提!”周彻摆手。

不是他喜欢冒险,而是最关键的地方……一定要自己上!

是的,哪怕是君主,也不例外,尤以开国创业的君主为最。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官渡之战,曹操是自己上的,在局势危如累卵、后背敌军已至时,依旧往前死干到底,所以他赢了。

袁绍把最重要的地方交给了张郃、高览,然后他吐血回老家了。

不是说谁不可靠,曹操手下不乏可靠的将领,但最为可靠的,永远是自己!

因为将领也好,亲人也罢,他们或许能为自己死去,但却难以替自己衡量、做出轻重选择。

这和上了赌桌是一个道理的,梭哈的那一下,钱一定得是自己押上去的。

周彻动了,带着五千北军、两千河东骑士,直奔那个钓他的鱼饵去了!

北军的忠诚毋庸置疑,另外两千家在河东的骑士,他们对周彻更是感恩戴德。

这样一支部队,在经历连胜的荣誉和士气后,忠心和敢战,是丝毫不需要怀疑的。

因此,哪怕雨水连绵、泥泞难行,全军上下没有一人有怨言。

他们披着蓑衣冒雨,前方的皇子殿下不也一样吗!?

不久,周彻抵达河前。

因大水缘故,河面宽阔了许多,但原本几近干涸的河水深度,还谈不上没人。

周彻亲自打马下水尝试,而后果断下令:“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雨还在下,倘若水势再变大,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最先和汉军接触的,是呼延豹。

当他得到消息,说有汉军推到自己这个方向,并借地势安营时,他一下愣住了。

难道周彻调转矛头对准自己?

那我不上去不就是了……

“有多少人?”

“尚不清楚!”

“抵近查看!”说完,呼延豹又叮嘱:“多派哨探……天黑之前,给我摸清楚!”

“是!”

天将黑时,他的哨探回来:看营盘规模和旗帜,应在万人左右。

“万人!?”呼延豹一时惊异,而后又有些惊喜:“莫非周彻分兵了?”

本是出击之军,却被迫坐中分兵对抗,那就是主动尽失啊!

接下来,只要自家不断添兵,吃下这头困虎,那就是时间问题。

“比起我家王子,周彻终究是差了一手!”呼延豹大笑一声。

“将军!”

又一则消息送来:探子发现一路汉骑人用四匹马,冒雨渡河,往西狂奔而去。

呼延豹立时收住笑意,并反应过来:“他还敢突袭定阳城!?”

不用说,去的这般急切和果断,一定是奔着韩问渠去的。

“立即安排人手,给定阳城方向传令,就说周彻派人奔他们来了。”

“此外,再差人去神池,告知王子此事!”

“是!”

——此刻,定阳城下,一路奔波的韩问渠终于到了。

定阳的叛军将领名为江令。

其人是定阳大族江氏出身,身高八尺五寸,孔武有力,曾被韩问渠调在身边做过一段时间兵曹,而后安排回定阳任武吏之首。

并州大案时,江氏赫然在列,藏粮诸罪为定阳郡之首。

韩问渠造反时,他第一个跳了出来,斩杀郡中抵抗的官吏,并封了城门、还暗中策应异族突袭了城外守军,使定阳营入城不得,被迫南走。

“恩师!王上!”

初见面时,江令亲迎出城。

身材高大的江令几乎一揖到地,颤声道:“您一路受惊了!”

韩问渠确实是受惊了。

从羊头山被破后,周彻火速推进,偌大太原像纸糊的一般被击穿。

而后舍弃爱女和‘都城’遁走。

这边刚走不到两天,身后便有噩耗传来:爱女被杀,而且还是放在油锅里油炸死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周彻在晋阳大开杀戒的消息:屠叛军、异族数以十万计!

紧接着,这头猛虎便冲自己追了过来。

韩问渠起先还有车坐,后来自己也怕跑的慢了,便将老躯挪到马背上。

一路冒雨狂奔,脸都跑白了。

韩问渠一把搭住自己这个故吏的手,心安了不少,眼眶也红了:“多亏有你!多亏有你啊!”

“如今到了这定阳,还要靠你撑住局势!”

“为您效劳,职责所在!”江令立马道。

韩问渠正点头,却看见他背后的城墙,登时脸一抽:“怎地连城门都没有!?”

莫说是城门,其实正面一大块直接被掏空了。

要想把门安上去,还需将两边的墙给修好。

看得出来,接口处有修建的痕迹,因为下雨才被迫停下。

“晋王不要担心。”

宇文汗鲁发话了,道:“俺们这有数万人,身后还有人接应,便是堂堂正正而战,也不惧他周彻。更何况,还有后手未出呢!”

“是的,是的。”江令点头,他看了一眼韩问渠背后乌压压一片人群,露出难色:“只是城中安不下这许多人。”

“只挑精锐入城。”宇文汗鲁道。

“全数调走,若是人散了呢?”韩问渠沉思片刻,道:“我要安坐定阳,离不得两位力助。依我的意思,你们二位一位随我入城,另一位在外节制诸军,可否?”

“就交给我吧!”

出乎意料的,江令竟然主动将这个苦活包揽下来,道:“我在此处人手更多,不说上阵厮杀何等勇猛,遏制诸军还是能办到的。”

“其余诸事,还是要多多仰赖宇文将军了!”

他向宇文汗鲁作了一揖。

他向宇文汗鲁作了一揖。

这是一个精明的人。

他心知自己绝无退路可言,退缩逃避没有任何意义。

对抗大夏,依附西原,是将来的生存之道。

面对在西原内部地位颇高的宇文汗鲁,他做出了极明智的抉择。

事实上,这般举措,也确实最利于城内外的安定。

宇文汗鲁也是一喜,当即以手抵胸的还礼:“江公之为,我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