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政治余波

复山河 新海月1 2359 字 25天前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但一定问题多。

一旦立场发生分歧,争吵起来,那就没完没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要命的大事,应该开小会决定的。

“诸位大人,请!”

做出一个姿态后,苏浩宇直接在前方领路。

被摆了一道的众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无奈的退出了内殿。

好不容易混进了最高决策圈,结果议事还没开始,他们就先出了局。

心里不爽,也只能忍着。

所有人都清楚,皇帝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

此时搞事情,那是要掉脑袋的。

“陛下,南京六部尚书全部殉国,还请赐下谥号!”

目送众人离开后,首辅万俊辉率先开口说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文官丢分实在是太严重了,连他这文官出身的首辅自己都看不下去。

白莲教叛军做大,文官集团需要负主要责任。

受此影响,被他们长期压制的武将,最近都有了抬头的迹象。

先是勋贵集团话语权增加,接着辽东镇又脱离了控制。

一直持续到现在,南京六部尚书集体殉国,总算为他们扳回了一局。

“首辅,殉国的可不光六位尚书,宗室和勋贵也有很多人和南京城共存亡。

臣提议,朝廷对这些忠义之士,予以褒奖!”

成国公景国良当即接话道。

对褒奖殉国的六位尚书,他没有任何意见。

南京保卫战能打到现在,守军也算尽了力。

负责镇守南京的主要官员,在城破之后全部殉了国,更是彰显了气节。

不过大家都死了人,肯定不能让文官专美于前。

要进行政治宣传,也要一起来。

“景爱卿言之有理,礼部此事就交给你们了。”

永宁帝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

平衡之道,他自然是懂的。

虽然经常玩儿崩,但不影响他喜欢玩平衡。

看似这是拟定谥号,实际上却是话语权之争。

毫无疑问,文官在这方面是占据优势的。

拟定谥号的是礼部,肯定会照顾自己人。

哪怕都是褒谥,那也有三六九等。

景国良想要开口,可是看到永宁帝不耐烦的神色,他又把话咽了回来。

现在这种时候,需要的同舟共济,确实不应当在这些细节上纠缠。

最起码在谥号出炉前,没法进行挑刺。

“遵旨!”

礼部尚书当即回应道。

这些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有没有皇帝下旨,他们都要做。

为褒奖忠义,按照大虞律,官员殉国后,朝廷要负责其身后事,功绩大的还要赐予谥号。

当然,自身对战败负有责任的官员,肯定享受不到这些待遇。

“陛下,南京意义重大,朝廷必须尽快收回。

拖延的时间长了,恐天下人心有变。”

阁臣谷嘉熙开口提议道。

具体怎么收回南京,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南京必须收复。

如果说北虏入寇,撕破了大虞朝的体面;那么南京沦陷,就是标志着天下革鼎。

丢失人心,比丢城失地更加严重。

倘若朝廷无法尽快收回南京,及时稳定人心,那么改朝换代就近在眼前。

在场的这一众大臣,都要为此事负责,背负千古骂名。

对这样的结局,众人都无法接受。

大家虽然算不上一代名臣,最少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天下局势崩溃,他们都有责任,但绝对不应该负主要责任。

对比历史上的一众奸臣,他们都能算乖孩子。

顶多偶尔忽悠一下皇帝,伸手捞捞钱,可没有干背祖忘宗之事。

“兵部,你们可有方案?”

被永宁帝点名,万宇轩丝毫没有感到欣喜。

受重视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这种时候,他宁愿自己不受重视。

北虏入侵的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又迎来了南京沦陷。

兵部不是万能的,制定作战计划,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尽管他们此前的战略,多是天马行空,可那也是有理论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