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撤军的念头

复山河 新海月1 2486 字 24天前

勤王大军帅营中,看着朝廷发来的公文,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瞎胡闹!”

舞阳侯忍不住怒骂道。

为了稳定人心,地方上都在严密封锁南京沦陷的消息。

效果非常不错,最少济南城中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南京丢了。

万万没有想到,北虏细作无法完成的任务,被朝廷帮他们完成了。

继续遮掩,没有任何意义。

南京六部尚书、楚国公等人集体殉国,谁都知道南京城丢了。

如果是其他人捅出来的篓子,还可以进行追责。

偏偏这个消息,是永宁帝明发天下的圣旨,给暴露出来的。

即便是位高权重的舞阳侯,也只敢吐槽一句。

其他官员自然是装聋作哑,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侯爷,息怒。

事情已经发生,当务之急是尽快善后,避免造成局势动荡。

其他地方我们顾不上,先稳定济南城为上。

末将提议,对济南城实施全面军管。

整合城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应对接下来的各种变故。”

李牧的话音落地,参加会议的山东官员,纷纷变了脸色。

为了平息城中物价,最近几天,他们可是做了不少努力。

前脚刚忙活完,后脚就来一个全面军管,前面的努力岂不是白忙活了。

“不妥!”

“济南情况特殊,不适合进行军管。

安抚民心之事,地方衙门完全可以解决,无需军队插手。”

闵凯风当即反对道。

局势发展到现在,山东高层官员都处于戴罪立功状态。

全面配合客军守城没有问题,完全移交行政权力,那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活儿都是勤王大军干的,那么守卫济南的功劳,就和他们无缘了。

以往的时候,这点儿功劳分不分都不重要,但是现在他们必须争取。

多一份功劳在身,朝中的后台才方便帮忙说话。

“闵大人,如果你们能够做好的话,我们才懒得插手。

问题是你们干的并不好。

城中四起的流言蜚语,暴涨的物价,都证明了有北虏细作混入。

偏偏地方衙门追查了这么久,还是一无所获。

能够出现这种局面,只能说明衙门中有人和北虏勾结。

如果不及时把黑手揪出来,怕是会有更多的人被细作收买。

毕竟,现在的局势,对朝廷非常不利。

白莲教占据东南,北虏祸乱北方大地,某些人想要另谋高就实属正常。

在此前围剿白莲教的大战中,就有巡抚层次的官员投敌。

南京沦陷之后,投敌的官员数量,同样不在少数。

前车之鉴,我们不可不防。

说不定,在场的某人,就和北虏细作有联系。”

李牧的话,把一众地方官员气的半死。

天地良心,他们最多在物价暴涨中分了一杯羹,勾结北虏出卖大虞是不可能的。

南京沦陷的消息,今天才得到核实。

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是心里有想法,也不可能这么快跳船。

大家都是大虞体系下的受益者,非到万不得已,没人希望改朝换代。

何况北虏表现出来的实力,距离夺取天下,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看不到确定性之前,他们是不可能赌上身家性命,押注北虏的。

不光北虏不受欢迎,屠戮士绅的白莲教叛军,同样不受待见。

光眼下参与乱世争龙的群雄,还没有士大夫们满意的目标,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倒戈。

“胡说八道!”

“李提督,你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一旁的按察使成知贤厉声训斥道。

见过抢肉的,他就没见过下手这么狠的。

大帽子直接扣过来,摆明就是要人命的节奏。

什么时候,一介武夫也敢如此嚣张,简直是倒反天罡。

有人带头之后,一众地方官集体发起反扑。

大家都清楚,李牧提出军管,不光是要权,更是冲着利益来的。

前面的坚壁清野过程中,地方衙门搜集了许多粮食物资。

现在经过官员倒腾,已经落入城中商贾手中,被高价抛售谋取暴利。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收割,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一过程中,勤王大军集体沦为看客,眼馋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