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对秦枫的心悦诚服,甚至还要超过民间!
然而即便如此,秦枫也是人,毕竟不是神。
今日大明三十万大军,受阻鸡翎关,绝不是指挥官的能力不足,就算换了当世任何一位名将,乃至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位大将,都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下鸡翎关。
就算是传说中的白起,韩信,也照样无能为力。
难道那位国师大人,凭一个锦囊,就能扭转乾坤?
不可能的!
说不定,锦囊里跟大帅说的是,遇到战事不顺,不可贪功冒进,先退回本土,再徐徐图之,跟我们打算建议大帅的,应该是差不多的内容。
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朱棣打开了秦枫给予的第二个锦囊。
熟悉的笔迹,再次映入眼帘。
只是这一次,锦囊里的纸笺上,只有寥寥数笔,甚至远不如第一个锦囊的内容多。
只有一句话。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去找工部随军的陈威陈大人。”
?
朱棣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干脆没看懂。
我烧糊涂了,已经出现幻觉了么?
这锦囊说的事什么意思?
什么战术穿插,什么火力覆盖。
老师啊!
您好歹说清楚点啊!
现在鸡翎关前,攻势受阻,眼瞅着无法打下来,但大军已经不能再拖了,最多过了今天,如果再没有战果,必须第一时间果断撤兵,否则还真的有可能把这支大军永远留在安南国境内。
那样,就不是大明损失了有生力量那么简单,得到甜头的安南军,很可能顺势反扑,到时候与安南接壤的几个布政司,都要受到强烈的威胁。
哪怕最终会被镇压下来,但这个过程中,死伤的将士,以及无辜的大明百姓,全都是他朱棣的责任,和一辈子都无法洗清的耻辱。
朱棣发着烧,但并不糊涂。
他之前喊的那三天拿下鸡翎关,只是为了鼓舞士气。
若是真的事不可为,朱棣绝不是一味只知道猛冲的莽夫,他至少能够将大军安全带离安南国,最多就是面子上过不去,但绝不会发生最可怕的那种情况。
可是现在,老师的锦囊里,说的是个啥?
老师曾经言明,抵达安南后,打开第一个锦囊,遇到困难时,打开第二个锦囊,结束战斗后,打开第三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内容是让他行仁义之师,不要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