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陛下不会问。”秦枫微笑说道,语气中充满着循循善诱,看着这位刚刚得胜还朝,并且在朝堂内外都引起不小轰动的年轻人。
“当然,倘若是陛下御驾亲征,那么工部刚刚研发出来的这些战争利器,我自然会第一时间就交给陛下使用,力图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安南国。”
“小小安南,胆敢跟大明放对,只是他们不自量力,活得不耐烦了而已。”
“事实上,我们的确拥有几乎兵不血刃的能力,只需要一轮凶猛的炮火齐射,或许在坡垒关那一战,就能够彻底摧毁安南方面所有的信心,进而选择投降。”
这?
朱棣越听越糊涂了。
是啊!
老师也说,如果那种恐怖至极的洪武天雷,早一步拿出来的话,即便安南那边依然是负隅顽抗,不肯投降,但至少也能让明军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次南征,他带领了三十万大军,但是能够活着回来的,只有二十多万。
至少五万活生生的大明儿郎,百战精锐,把性命永远留在安南战场,无法回返家乡。
为什么?
现在朱棣回想在安南的一场场激战,尤其是最后受阻鸡翎关的那一战。
他是有些后怕的。
当时,军中的疫病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倘若再不能打下鸡翎关,那么要么退兵,要么就要承担全军覆没的危险!
如果不是洪武天雷的巨大威慑,让安南方面彻底放弃抵抗,鸡翎关之后的富春江防线,说不定又要让几万人死在冰冷的江水里,甚至尸骨无存。
为什么?
朱棣抬起头,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迷惑,希望这位无所不能的老师,能够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
“慈不掌兵。”秦枫叹息道:“从具体士兵的角度,每个人都是爹生妈养的,他们出征的时候,家人也曾殷勤相送,也在翘首期盼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可是,期盼不是总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