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是我。”
河出静子此时正在办公室一边用肩膀和脸颊夹着手机,一边审阅着广木隆一递交上来的影视版权采购企划。
8月号《文艺》出师未捷身先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好销量,这让河出静子愈发感到担忧。
《文艺》不能一辈子靠北川秀的流量活着,她需要另外一些撑起杂志的中流砥柱。
原本东野圭吾的转型能成功的话,她肩上的担子会轻很多。
可现在看
而且还有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为了表明立场和支持,河出书房以全本5000万円的价格买断了《解忧杂货店》。
以首刷日和读者们的反馈看,大家普遍不看好推理家的转型,甚至连去书店买一本《文艺》看看的心思都没。
这也是自河出书房击溃新潮社后,首次新连载的没有第一时间卖出影视版权。
以往,不管是北川秀,还是其他作者的新书,只要连载在《文艺》上,前来咨询版权费的公司络绎不绝,基本都能卖个高价。
版权费也是1997年以来,河出书房的一大收入来源。
但这次主推的《解忧杂货店》根本无人问津,版权部甚至主动打电话询问了几家影视公司,都被人家给婉拒了。
没人会愿意给毫无市场反馈的东西买单。
即便作者是东野圭吾,出版社是河出书房也不行。
就在这时,广木隆一的企划书从版权部那儿递交了过来。
这也是几天来唯一一封愿意购买《解忧杂货店》影视版权的企划书。
“好消息是终于有人愿意买《解忧杂货店》的版权了,这样不至于让我们血本无关。
坏消息是,我查了下,这个所谓的广木影视公司,是一个最近刚注册的皮包公司。
广木隆一也是一个在影视界毫无作为的老导演。”
河出静子言简意赅,直接把核心矛盾抛给了北川秀,
“甚至他到底口袋里有没有1000万円买下版权,我都持怀疑态度。”
1000万円,在这个时代,对普通人而言,就是天文数字。
“广木隆一么.”
北川秀脑海里仔细回忆了下。
没记错的话,这家伙就是后来将《解忧杂货店》电影化的导演。
不过在原历史中,那都是10年以后的事了。
看来蝴蝶翅膀的扇动,让不少事情提前发生了啊。
北川秀也不清楚广木隆一的现在情况,但他知道,把这个版权交给这家伙肯定没错。
“卖给他吧。现在的情况看,估计也不会有第二个买家出现了。”
北川秀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
“对了,如果他要拍影视剧,就附加一个条款,可以借助北川文娱的资源,但得给我们票房等利润分红。”
“卖给他么.”
河出静子自己的想法是再等等,然后通过自家公关部的一波营销造势,把《解忧杂货店》的版权费炒上去了再卖。
反正公司不是很缺这1000万円,把亏损最小化才是一个老板该做的事。
但北川秀这么说了
“又是你的男人第六感么?”
河出静子想到了自己allin小渊惠三后的好处,不禁轻笑着问道。
北川秀难得没用这个借口敷衍,而是认真的回答道:“我认为东野的实力足够,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而且,我有参与一起构思。”
“明白了。”河出静子直接被最后一句话所打动。
在文学创作这点上,她从未质疑过北川秀的能力。
从挖他来河出书房,高价签约《人间失格》开始,河出静子就没想过北川秀在文学领域上会失败!
电话挂断,北川秀回头瞥了眼从沙发上站起,有点期待,又有点害怕的东野圭吾。
这家伙,有时候真不像一个身价过亿的家啊。
“北川老师?”
“好消息。有影视公司愿意买《解忧杂货店》的版权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