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的心疼钱——
1500円,以她的赚钱能力,搞不好两三天都赚不来,是真的难受。
至少要在免费咖啡上喝回本!
“嗝——”
三杯热咖啡下肚,阿信感觉肚子圆滚滚,有点小胀,便暂停了这个行为,把注意力放到了杂志上。
《北川》的书封设计沿用了《群像》的简约风,封面大多是线条居多的构图,看起来很有艺术气息。
除此之外,杂志的许多地方也能依稀看到昔日《群像》的影子。
毕竟公司的这个团队沿袭自讲谈社的《群像》,很多老员工是三朝元老了——
历经《群像》、《文艺》和《北川》三本纯文学杂志。
阿信没什么审美能力,只觉得封面挺潦草,不如那些印着大胸美女的时尚杂志,或者里胡哨的动漫杂志。
不过她也不在意这个,反正目标只有一个——
北川老师的新书《浅草红团》。
“引言难以估量这部将为红团团员及盘踞在浅草社区内的诸般人等带来何种烦恼第一章《弹钢琴的女孩》。”
阿信读完引言,觉得北川老师还挺讲究,居然为这种事公开致歉。
很多名气很大的文学家,就算引用了真人真事,都不会写这种“免责声明”,完全不把普通人当人。
那种恶劣态度,让阿信很不爽。
从引言起,北川老师就激发了她的好感。
第一章的章节名让阿信想起了浅草社区中心地带的那架废弃钢琴。
曾经每天有一个打扮漂亮精致的女孩在那儿弹琴,据说她曾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但家里因泡沫经济破裂而中落,她也沦落到了浅草社区。
阿信不懂音乐,可每次路过,总会被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听完一曲。
这个故事也是她亲口讲给北川老师听的。
可惜几年前,那个女孩突然失踪了。
有人说她疯了,有人说她去投奔了名古屋的亲戚,也有人说她是被不良少年们卖去了歌舞伎町。
总之女孩的结局众说纷纭,没人说得明白,就和浅草社区自身一样,永远弥漫着迷雾,如雾里看,水中捞月,终是虚无。
第一章用了江户时期流行的文体,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我”的视角下,以弹钢琴女孩拉开序幕的浅草社区一角。
里的人物和小故事耳熟能详,阿信全部知道。
可通过北川老师的文字重新展现出来时,有一种她说不出的美感和现实感。
大家都说北川老师是日本文坛的天下第一,阿信起初理解不能。
因为她也想过做浅草社区的天下第一,可那么多年了,从未有人坐上那个位置,她也不懂那样的人物该多厉害。
现在,好像稍微能明白一点了。
另一边的阿九边看边偷偷打量阿信。
连对文字非常无感的阿信姐都沉迷了进去,这部的魔力实在大啊!
当然,她也没有逃脱出来,已经深深被北川老师的文字迷住了。
的第二章叫《隅田公园》,讲的是浅草社区唯一的公园附近生活的人们。
阿信和阿九记得她们小时候,隅田公园就存在了。
现在过去了十几年,它依旧在那儿,好像没有一丝变化。
很多浅草人眼中,隅田公园就是浅草社区的一个缩影。
“跳着西班牙舞,上臂满是针孔的舞女、夜晚四处游荡的刑警、在建筑工地打夯的女工、在神社买千岁的孩子们”
一道又一道熟悉的身影在阿信脑海划过。
“好细节的描写,好真实的感觉”连她都不禁呢喃了起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