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韧性和硬度的前提下,要将钢丝尽可能的做细,接着把金刚砂均匀的附着在钢丝上面。
这里面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其尖端的技术做保证,所以提升工业化水平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去搞研究,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
离开切割车间后,李焕来到了成品区,切割均匀的硅片被整齐的码放在一起,等待着下一道工序。
“如果放到显微镜下面就能看到这里面的晶体分布的并不均匀,所以将这些多晶硅再次熔炼和拉升的目的就是将这里面的晶体排队,保证晶体的排列整齐划一。”林卫明拿起一块硅片对李焕解释道。
“当然,经过熔炼和拉升的晶体切割出来后,由于晶体排布的更加均匀,表面会更加的光滑。”林卫明接着强调道。
李焕看到这些硅片,突然想到了《三体》中的水滴,当丁仪教授拿着电子显微镜对三体的水滴进行观察时,即便放大一千万倍,那水滴的表面依然光滑无比。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涉及到这个世界的本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谁能够对这个世界的本源认识的更深刻,那谁就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技术。
李焕点了点头,将硅片直接放回原地。
“如果我们走单晶硅路线的话,这个厂房的改造需要花多少钱?”李焕接着对林卫明问道。
“其实多晶硅和单晶硅的路线之争关键在于硅片的差别,其他工艺是大同小异,零配件和薄膜都是可以通用的,即便是要改造,也仅仅是对切割车间进行改造。”林卫明想了想后解释道。
“与其全部抛弃多晶硅路线,我倒是建议不用太着急,多晶硅路线是眼下的主流,因为价格比较低廉,即便是单晶硅路线成熟以后,多晶硅产品也不会被完全被市场淘汰。”
“而且多晶硅的路线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只需要保证正常生产,没必要再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而这部分研发费用完全可以用来搞单晶硅路线。”一旁的易哲当即对李焕建议道。
“易总说的确实在理,继续维持多晶硅的生产可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行,但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走单晶硅路线,那就没必要把研发费用浪费在这上面,而是转而去搞单晶硅的研发。”一旁的林卫明立即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