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见林筠有些上头,自己说话也有些冲,赶紧搂住林筠说道:“孩子还这么小,你把他一个人丢到国外,你舍得吗?”
当然李焕没说这建议别说他不同意,大哥大嫂也不会同意。
抛开大哥大嫂舍不舍得的问题,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送到国外,这是人干的事吗?
“我也舍不得,可我看其他人都这么干,早点送出去,让他能更加方便的融入当地生活,为以后上大学做准备。”林筠知道李焕也是为孩子好,只能接着解释道。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林筠,在眼下这个时代,稍微有一点经济基础的人都想着把孩子送出去,而且孩子越小越好,恨不得读个幼儿园就直接去国外读。
当然这些人的理由也很充分,与国际接轨,这孩子越小,受到华国糟粕文化影响就越少,出去之后就越能接受当地的文化。
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慕强的心理,国外更加发达,自然而然的认为国外一切的东西都更加先进。
“别的人我不管,可我们的孩子必须在国内接受完大学教育以后才能出国。”李焕直接斩钉截铁的说道。
林筠一听李焕如此坚决,气的直接转过身去,躲在被子里面流眼泪。
在她看来,自己完全是为孩子好,怎么李焕就不能理解支持一下。
李焕见状只能搂着她安慰道:“我知道你是为孩子好,可我想说的是,国外的教育不一定适合华国的孩子,华国的教育也不一定就是落后。”
很多公知都在大肆夸奖国外的教育,顺便贬低一下国内的教育,仿佛国外的教育就是比国内的教育高人一等似的。
当然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广为流传的华国和小日子的小学生一起去夏令营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小日子的孩子们是团结勇敢坚韧不拔的,而华国的孩子们则是柔弱胆怯而缺乏担当的。
最后这篇文章的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华国的教育是失败的,华国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