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答应,这时,一位谋士却站了出来,他正是军师李逸风。
他微微拱手,说道:“陛下,赵将军虽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此次出征,恐怕凶多吉少。臣以为,不如派北城王前往。”
楚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秦翊,这个名字在朝堂上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年轻有为,武艺高强,且在北洲也有一支精锐之师,若是派他出征,定能马到功成。
然而,朝堂上也一直有流言蜚语,说秦翊手握重兵,野心勃勃,若让他出征,恐怕会引狼入室。
楚王沉默不语。
二皇子遮住眼底的黯然,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北城王虽勇,但他手中握有北洲的兵权,若让他出征,恐怕功高震主,难以驾驭。”
李逸风微微一笑,说道:“二殿下,北城王虽手握兵权,但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半点反意。此次出征,正是考验他的好机会。
若他能成功平定叛乱,陛下可封他为护国大将军,让他继续镇守北洲。若他有半点异心,陛下也可借此机会,将他一网打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楚王听了,微微点头,正要答应,这时,一位大臣却站了出来,他正是与秦翊素来不和的兵部尚书刘文远。
他拱手说道:“陛下,北城王虽勇,但他手握重兵,若让他出征,恐怕会引狼入室。臣以为,还是派赵将军前往更为稳妥。”
楚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他扫视了一眼满朝文武,心中暗自叹息。这些大臣们,一个个明哲保身,谁也不想得罪秦翊,却又害怕他功高震主。
楚王心中明白,若不派秦翊出征,此次幽州之乱,恐怕难以平定。
楚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爱卿,幽州之乱,关乎我朝社稷。若不及时平定,后果不堪设想。
朕意已决,就派赵将军前往。赵将军,你可愿为朕分忧?”
赵坤微微一笑,“陛下,微臣愿往!”
楚王点了点头,“好!赵将军,朕封你为平叛大将军,即刻出征,务必尽快平定叛乱!”
赵坤拱手抱拳,朗声道:“微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