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能好起来,结果庆阳府的知府,对五皇子面上恭敬有加,背地里却时常敷衍。
交代下去的事情总是拖拖拉拉,你怒斥他,对方又态度良好的道歉、认错,就是不改。
常胜觉得这段时间他家殿下受了不少窝囊气。
五皇子突然的就想起了之前王学洲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曾说过的话。
“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做人不能什么都想要,有舍必有得,如果一件事你觉得必须要做,但又有所顾虑,你就问自己要做的那件事是不是必须要做,如果做了能不能接受它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如果可以接受,那就别想太多直接干!”
“成大事者,必须有超脱常人的心胸和魄力,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等,在当年依然被人怒骂劳民伤财,祸国殃民,可用今日的眼光再去看待此事·····”
想着想着,五皇子的心突然坚定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破釜沉舟:“朝恩,去将曾知府给我叫来。”
既要动手,那就要拿最大的开刀。
名声和灾民比起来,孰轻孰重?
他觉得还是灾民,这些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
三皇子此时也面临着一个选择。
“殿下,我认为王大人说的,应当按下不发,等这边局势好转了,再审理此事。眼下樊大人一直很配合我们,不管是拿粮还是拿钱都十分痛快,百姓们也在殿下的安置下,情况有了好转,樊大人,不能倒。”
王学洲那封信,三皇子、车安行、高彦、孙耀等人全都看了。
他们并不显得意外多少。
来了奉元府这么久,他们多多少少对这事心中都有预感。
毕竟一个府衙,能拿出几万石粮食和银子安置灾民,看上去轻轻松松一点压力都没有,也清白不了。
三皇子皱眉:“只是我不明白,如果樊知府有意安置灾民,为何要等到我来了才配合,如果他无意安置灾民,为什么我们来后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这也是让他犹豫的地方。
虽然安置灾民的事情他做了,名声他也得了,但心中始终有些不安,担心这里面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