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船

赣省,北部。

长江南岸,旭日东升的阳光,在滔滔江水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金色浪花。

湖口县的江新造船厂在寒风中,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一条之前用来打造玻璃钢船舶的船坞生产线上,一条类似于2000吨级的内河运输船,已经完成了建造工作。

负责设计该船的设计师李广见,和建造团队负责人段国华在船坞一侧小声聊天着。

“老段,配套都安装完成了?”

“完成了。”

看着眼前的灰白色船壳,李广见目光之中带着一丝担心:“各个部位的强度检测达标没有?”

段国华倒是非常镇定:“放心吧!李设计师,反正都是测试新材料的新船,钱又都是海陆丰公司出的,我们放宽心就好了。”

因为海陆丰公司一次性下了5条船来作为实验。

因为采用硅豆丝为基础的复合材料,重量非常轻,整体强度又非常高,因此可以让整体实现轻量化。

通常来讲,内河运输船可以分为五个系统,即:船体结构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舾装系统、压载水系统。

而目前越发流行的电动运输船,其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其实是可以合并为电气系统。

电动运输船的四个系统,各自占据船只自重的比例分别是:船体结构系统55%、电气系统30%、舾装系统8%、压载水系统7%。

采用新材料之后,船体结构系统、舾装系统、压载水系统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减轻。

目前他们承建的5艘实验运输船,就采用了5种不同的减重方案。

一号方案,整体减重52%;

二号方案,整体减重45%;

三号方案,整体减重42%;

四号方案,整体减重37%;

五号方案,整体减重34%。

很明显,一号方案就是极端减重方案,将可以减少重量的零部件,最大限度进行缩减。

而这个方案建造出来的船,就是李广见眼前这艘。

目前根据他们说的估算,一号方案的这艘实验船,自重为360吨左右,其满载情况下,可以运载2390吨货物,比普通电动运输船多了390吨左右的有效载荷。

“老段,我知道造这些实验船,公司不需要承担损失,但是我就担心测试通过不了呀。”李广见心情忐忑不安。

段国华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咱们在这里想东想西也无济于事,还是尽快让这五艘实验运输船下水,明天那艘飞艇就要过来了。”

“好吧!希望一切顺利。”

在两人注视下。

五艘实验运输船陆续完成下水仪式,由于是实验运输船,因此造船厂并没有大张旗鼓。

下水之后,测试人员开始检测内部有没有漏水情况。

紧接着开始压载水系统的测试。

从早上测试到傍晚夕阳西下。

各个系统都运行良好。

其实这也非常正常,因为近半年以来,江新造船厂已经累计建造了17艘电动内河运输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各种有问题的配套系统,也陆陆续续进行了改进。

目前电动运输船的电气系统已经非常成熟,采用这种相对成熟的配套系统,基本不会出现大毛病。

看着手上的初步测试报告,李广见稍微松了一口气:“一号船满载2390吨,并没有出现骨架和船体形变的情况,今天晚上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段国华笑呵呵宽慰道:“我就说没有大问题,李设计师你就放宽心吧!”

“老段,咱们先去吃饭吧!明天还有一大堆事情。”

“好。”

一夜无话。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造船厂就飘起细细的雪花。

吃了早餐的段国华和李广见等人,站在船坞附近的码头,眺望着西北方向。

阴沉沉的乌云,时不时飘落的雪花。

“呼…”呼着白气的段国华,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掌:“这天气说变就变。”

“段工,喝袋热豆浆。”一个员工提着一个保温泡沫箱,里面是一大堆小包装的热豆浆和茶叶蛋。

段国华没有客气,拿了两袋子,一袋放手上暖和暖和,一袋直接用牙咬开,一滴不漏吸溜下肚:“呼…这天气喝热豆浆就是舒服。”

一边吃茶叶蛋,一边喝热豆浆的李广见,突然将茶叶蛋塞入口中,囫囵吞枣般就着热豆浆吃下去:“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