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存在惯性的思维吧。
卢山这么想了一天又知道同事有前往申城的活动,便打算放空放空这两周一直紧绷的精神,也利用短暂的空白时间来重新打量己方开发的产品。
10月22日,企鹅高级副总裁卢山与公关部副总倪飞鹏等同事一起飞往了申城,参加企鹅在华东的合作交流活动。
卢山和负责公关部的老总刘昶比较熟,近期没忘记关注微信在舆论方面的动向,寻求的是全面的跟随竞争,而公关部受限于3q大战以及近些年的公司竞争口碑,一直没有什么太有效的动作。
或者,按照倪飞鹏的话来说,“俞兴会被反噬的,他的那个百晓生就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微信起步宣传的人人网已经要做移动im工具了,包括近期给了很大流量的360,听说也有点这个意思。”
“俞兴只是凭借一时的风头和作秀,这种很快就会被看腻和遗忘的,互联网的信息更替太快了。”
卢山对于这种不屑不置可否。
他只知道企鹅这段时间在公关层面几乎可以说是惨败,尤其,刘昶在“艰难的决定”之后的发布会更是惨败中的精华。
反观俞兴,百晓生顶多就几百万的用户,再加上他个人的微博也就几百万,不知怎地就打造出咄咄逼人的推广势头。
平心而论,卢山觉得俞兴凭借他手里的资源能把微信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值得尊重了。
但是,不管微信如何红火,都只是在企鹅没有竞品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而这样留给它的时间只到月底,也就是还有一周的时间。
如此一周时间,微信再怎么了得,用户总量也就到1000万+。
构建技术团队,打磨移动产品,低调切入校园,契合智能手机,承接3q舆情,营造反抗口碑,游说机构逐利……如此种种,确实很厉害了。
企鹅除了把微信的产品进行剖析,也自然而然的评估了这家草创公司的发展。
卢山观微信,如今只如掌上观文。
知己知彼,就算微信再怎么堆用户,最多最多也就是1500万的体量。
换言之,己方竞品从零起步是打一家1500万用户的产品,那么,按照企鹅全力调动的资源,算上产品刚发布的调试和磨合,需要多久超越竞品?
团队内部对此的讨论是最多需要半年时间,更乐观的是2-3个月就能瓦解微信的威胁。
因为,企鹅一动便会带来连锁反应,公司已经有人在和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以及红隼资本沟通,倒不算威胁,只是表示这次的重视程度。
甚至有人觉得,微信这家公司如果资金链一断,可能个把月就会像流星一样迅速消逝了。
卢山坐在前往活动现场的车里,想着微信公司的总部也在申城,忽然感慨道:“今天到了申城,我倒是想见见俞兴了。”
公关部副总倪飞鹏好奇的问道:“卢总这次带着收购任务来的吗?”
他是有些奇怪卢山忽然跟着一起来。卢山摇头:“没有,微信公司太贵了,要是能有一千万的用户,再给打个折,没准可以谈谈,不过,我是觉得俞兴这个人真不错,如果愿意来企鹅,也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倪飞鹏调侃道:“俞兴点名让刘总去谈,倒是知道刘总是干并购的活嘛。”
刘炽平加入企鹅便主要做投资、并购等工作。
卢山没接这话,觉得这种调侃背后隐约不太得当。
倪飞鹏识趣的换了个话题,谈起自己近期和俞兴隔空的口水仗。
距离自家产品投入市场没有太多时间了,自然也需要进行预热,公关部考虑到俞兴在网络上的口碑很好,倪飞鹏也就自告奋勇的要把他往下拉一拉。
要说这俞兴也不是没有可以攻讦的地方,不管是他微博这段时间频频的动作,还是他百晓生时不时的新闻,又或者录制节目宣传,这都和传统认知里的公司创始人格格不入。
所以,“作秀”“炒作”“攫取流量”等等都属于可以引导的描述。
正常来说,大家还是习惯的讲究温良恭俭让,喜欢和承认的是儒商。
也就是,俞兴这个人太跳了,这样固然能获得一批流量的承认,也会被一批流量所厌恶。
倪飞鹏聊着自己的工作,简单的总结了一句俞兴这个人的情况:“他就是那种礼崩乐坏。”
卢山微微点头,觉得这个词倒是挺贴切。
轿车即将抵达目的地,倪飞鹏最后问了句:“今天可以去微信那边转转,卢总,你要见见俞兴吗?”
卢山摇头:“算了,以后有缘再见吧。”
下午两点钟,企鹅的华东合作交流活动开始,这次除了加强企鹅的区域影响,一件主要的事就是成立移动应用实验室,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
虽然企鹅近期风波不断,但现场嘉宾还是很多的,网上看热闹归看热闹,现实有利益归有利益。
“那个就是倪飞鹏吧?没搞错吧?他旁边的又是谁?”
会议厅的边缘位置,俞兴奇怪的询问刘建凯。
“他旁边那个是卢山,奇怪,我看活动安排好像没有卢山啊,他……那个……”刘建凯对于巨头的高管很熟悉,“他就是负责微信竞品开发的高级副总裁,在企鹅差不多排在11或者12名的位置吧。”
他刚说话就看俞兴明显的眼睛一亮,心里一憷:“哎,俞总,你注意点,你到底想干什么啊?”
刘建凯再看这次被俞兴喊着一起来的宋宇锋和钟志凌,劝阻和警告道:“俞总,你就算打了企鹅的人,也阻挠不了它的竞争,还只会让人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