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夺门之变

“朕朕朕,你还没当皇帝呢,就摆皇帝样了?”

朱元璋迈步从门槛处走出来,瞥了小朱棣一眼,很是不满地说道。

小朱棣讪笑道:“父皇,儿臣这不是威慑一下他们吗?何况在这个时候,大抵是瞻基的子嗣,在这时我已经是皇帝了,都死了好多年了。”

大朱棣白了他一眼道:“你就这般咒我?”

“咒我自己啊。”

两个人互相拌嘴,自己跟自己拌嘴还真有意思。

不过小朱棣又是开枪又是扔手榴弹,确实起到了威慑效果。

下方侍卫们一来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来路,二来知道对方手中有厉害火器,因而也没有第一时间冲动。

带头的侍卫总旗站出来喝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朕是朱瞻基,现在朕来问话,当今皇帝是谁?可是朕长子朱祁镇?”

朱瞻基走过去问道。

下方侍卫总旗表情愕然,其余侍卫们也是面面相觑。

“哒哒哒!”

小朱棣又对着天上开了两枪道:“问你们话呢?这儿要是没人认识瞻基,就找个认识他的来。”

大家依旧是惊疑不定。

主要是不知道咋办。

对方都穿着龙袍,自称朱棣朱瞻基,他们又都不认识。

上去拿他们吧,人家手里的火器很厉害。

虽然没打到人身上,但看地上的洞就知道,打到人身上死路一条。

何况真上去拿了,万一他们真是朱棣朱瞻基咋办?

那不要命了吗?

可不上去拿吧。

他们作为皇宫侍卫,又正在戒严,于情于理都得上。

因而大家都拿不到主意。

过了片刻,还是那总旗说道:“我记得刘千户是宫里的老人了,快喊他过来看看。”

“快,快去叫刘千户。”

有人喊道。

约一刻钟后,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武将匆匆而来,到了近前,看到大朱棣、朱高炽以及朱瞻基的时候,顿时愣在原地。

刘千户叫刘克恭,是武骧右卫的千户。

他爹叫刘清,出生于洪武中期,任富峪卫千户,跟随朱棣靖难起兵。

靖难后担任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坐镇辽东三十余年,历任洪武朝、永乐朝、洪熙朝、宣德朝,于正统七年才病逝。

刘克恭是刘清的二儿子,今年五十来岁,萌父军功担任上十二卫小旗、总旗、百户,一直到千户。

他历任永乐朝、洪熙朝、宣德朝以及如今的朝代,自然认识大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

此刻再次见到,记忆当中的影子浮现,顿时骇然下跪道:“臣刘克恭参见太宗陛下、仁宗陛下、宣宗陛下。”

‘他们真的是太宗仁宗和宣宗?’

下面诸多侍卫再次面面相觑,庆幸自己没有轻举妄动。

“你是刘清的儿子?”

大朱棣隐约记得自己有个属下的儿子就叫刘克恭。

“是的太宗陛下,家父名讳清。”

“现在是什么时候?当今皇帝是谁?”

“这”

刘克恭顿时面露迟疑。

大朱棣皱眉道:“让你说便说,直言不讳就是了。”

刘克恭只好说道:“昨天皇上还是景泰陛下,但今天早上太上皇复辟了,此时太上皇正在奉天殿处理朝政。”

‘夺门之变?’

小朱棣、朱云峰和季赫三小只对视一眼,顿时明白了是什么时候。

他们原本推测第六个是正统朝,但之前的圆球去的时候,往往都是各朝皇帝晚期。

比如第二个建文朝,去的时候就是朱允炆快凉的时候。第三个永乐朝也差不多。

这样一看,大抵是圆球把正统朝与天顺朝连在了一起,所以中间的景泰朝就变成了第六个。

如此就恰好是夺门之变的时候,也是朱祁钰快完蛋的时候。那么第七个的话,其实应该才是朱祁镇快死的天顺朝后期。

“宫中还有多少认识瞻基他们的老人?”

朱元璋站出来询问。

由于需要神化自己,老朱并没有告诉他们后来的事情,所以就以带着他们过来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的名义穿梭时间,因而大朱棣他们其实并不知道朱祁镇做了什么。

但老朱却明白,因此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刘克恭并不认识老朱,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大朱棣说道:“这是太祖陛下。”

“臣参见太祖陛下。”

刘克恭连忙又磕头说道:“回太祖陛下,有不少。”

“都叫来。”

“是。”

刘克恭连忙招手道:“快去,把孙指挥使、王指挥使、王指挥使同知、卞指挥使同知、阮指挥佥事他们都叫过来。”

这些人分别是燕山左卫指挥使孙干,羽林前卫指挥使王玉,金吾左卫指挥同知王兴,府军卫指挥同知卞智,燕山右卫指挥佥事阮信。

京营十二卫负责拱卫京师,同时也是皇城宿卫军,因而从朱棣时期开始,都是跟随他靖难的功勋子嗣后裔担任。

只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批勋贵子弟战死,因此京营的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

不过还是有一些二三代勋贵保留了下来,这些人历经多朝,自然也都是认识大朱棣等人。

此刻刘克恭一声招呼,顿时有十余名在十二卫担任中高层的二三代勋贵过来。

经过他们的辨认,立即就确定了朱元璋他们的身份。

身份一确认,那就好办了。

下面的诸多侍卫顿时以朱元璋等人马首是瞻,皇宫当中原本紧张的氛围以及乱象,也稍稍平定了许多,大批侍卫开始听从召唤,往珍宝馆方向而来。

等至少聚集了数千卫士之后,朱元璋大手一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向着奉天殿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