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各营营号这件事,唐风已经考虑了一段时间。
那些名震千古的军队,无一不是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如今荡寇军初露锋芒,各营也是该有一个响亮营号的时候了。
一众将领闻言,都不由得有些疑惑与迷惘。
就连石刚听到他这个决定时,也不禁略微有一些诧异。
不过唐风此时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来说。
话锋一转,看向吴勉,“刚刚吴大人所言,的确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宝通县作为样本。”
“我们可以在宝通县取得成功的经验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西疆三郡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行各项政令。”
“比如在西都郡提出种植棉花的提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
“听闻今年在西都郡种下的那些棉花长势喜人,再过两个月也能够迎来不错的丰收。”
听到唐风这席话,南宫岳与杜国清都有些惊讶地看着吴勉。
这件事他们之前还未听说。
在西疆推行经济作物的种植,他们并没有去想过。
今年安通郡仿效宝通县,颁布了屯田令与垦荒令。
不过只是让一部分百姓赶上了春耕的尾巴。
与宝通县相比,安通郡百姓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加上西都郡修筑关隘,拓展官道,这番大兴土木需要不少的匠人。
而且并非是徭役,去做工的匠人还能赚到工钱。
导致安通郡有不少百姓流失去了西都郡。
这也是导致杜国清把安通郡交给唐风的另一个原因。
唐风看向众人,又接着说道,“政令的执行,与相应的官员密不可分。”
“基层官员,更是落实政令,反馈百姓需求的第一道关口。”
“这些官员决定着我们能否听到百姓的心声。”
“如今西疆三郡初定,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这恰巧是我们眼下的一块短板,不知道诸位可有好的提议?”
唐风话音刚落,南宫岳便沉声开口。
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主公,当下应该广纳贤才,简拔官员,安排其政务,但是暂时不给他们安排官职。”
听到南宫岳言简意赅的话语,唐风顿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大盛的右丞相,简单地一句话,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之前一直困扰唐风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给予那些挑选出来的贤才安排官职。
毕竟在他看来,有了官职傍身,那些官员才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应地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