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选了启泰作为年号,意为新朝开端祥瑞安康,大庆繁荣昌盛。
新朝将都城选在了长江黄河以北的长安城,此地位于中原腹地。
长安作为大庆的京都,贯通东西南北,便于帝国的统治。
帝国疆域辽阔,若是还照搬原先帝国的统治办法显然是不够的。
谢景琰提议,在借鉴历朝历代的王朝的政治制度上,提出了三省六部制,
沿袭前朝旧制,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依次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
这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即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由三枢的宰相共同辅佐皇帝。
如此一来,也能避免丞相权力过重,一人独大的情况。
六部又设有尚书,尚书为长官,侍郎辅治。
萧璇采纳了谢景琰的提议,并任命他为王朝的尚书仆射。
新朝伊始,百废待兴,朝中官职出现了不少空缺。
谢景琰再次提议,陛下可开恩举科考,不拘于举子出身 ,凡有才能者皆可报名应试。
朝廷便从这些举子中选出有才干的官员到需要的空缺上去。
萧璇采纳了他的提议。
长安曾是前朝的旧都,萧璇便让人在前朝宫殿的旧址上进行修葺,并派了惠王前去监工。
如此到了五月的时候。
长安那边的宫殿已经全部修葺完成了。
六月,启泰帝下令迁都。
那些恩举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也都各自到需要的部门去。
王朝正井然有序的步入正轨。
萧璇这个皇帝也总算能歇息了。
只是,国家大事都安顿的差不多了,一切也步入正轨,那接下来就该是皇帝的私事了。
启泰帝今年二十有六,后宫至今空虚,膝下也仅有太子一个儿子,这对于帝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于是朝臣纷纷上奏,请求陛下扩充后宫,开枝散叶。
而这首当其中,便是册立君后,正位中宫。
”陛下,皇家子嗣绵延乃是国之大事,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尽快选娶皇夫,早日诞下龙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