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丑时喝药,开了三个方收到协和的邀请

老太太张开嘴,方言看到舌头颜色浅淡,颜色比例几乎看不到红色,全是白色,像是上面的血都没有了似的,而且舌体比一般人要湿润,这是很明显的舌淡润。

舌淡在内伤杂病中较为多见,一般多主虚证,日常表示病程较长,不易迅速治愈。

这也很符合她四十五年的症状历史。

而舌头润舌象则是由于脾虚、水饮不化、痰湿内盛及阴虚等症状引起的。

方言随后又看了下她的舌头下面,依旧是没有血色,两边还有少许淤斑。

方言对着老太太说道:

“我再给您把下脉。”

老太太听话的将手放在方言垫在桌上的报纸上,方言旋即在她寸关尺上把起脉来。

两只手都轮流的摸了一遍脉,都是脉沉弦的脉象。

中医里,脉沉弦的脉象表现与多种因素有关。

肝郁气滞,寒邪凝滞,气血不足,痰湿内阻,肾阴亏虚,都可能表现出脉沉弦。

结合老太太的舌相,方言判断应该是寒邪凝滞造成。

这股气在肚脐以下往上冲,冲到位胃则发呕,冲到脑则脑鸣耳鸣。

接着方言又询问老太太大小便。

得知其大便燥结,必须辅以药物才能通畅。

接着老太太说肚脐周围之前那股气不见后,出现了烧灼感。

而且他这个问题是白天起床的时候变得严重,到晚上的时候就会减轻。

这已经完全符合“奔豚气”的描述。

本症分为寒热二型,寒为本,热为标,寒证积聚日久,变生热证。

患者高龄,肾气虚衰,八脉失养,冲脉不能下守,陈寒痼冷达四十五年之久,老年之后五液亏损,阴虚于下,故成化热之势。

现在她发病,白天的时候严重,晚上的时候减轻,此为寒热错杂。

按七经八脉病变的诊断经络学说,以作归纳。

奔豚气和冲脉有关。

冲脉是十二经之海,渗灌十二经气血。

病变后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流产,气急,腹内绞痛,奔豚气。

八脉病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久治不愈,频发痼疾。

第二就是定时发作。

老太太的情况,几乎就是在对号入座。

所以方言的治疗方案,还是和老陈头治疗奔豚气一样。

使用桂枝加桂汤变通治疗冲脉,同时佐以填补任督二脉。

因为老太太年纪大了,需要补其余脉才能起到效果。

另外根据《得配本草》归纳的八脉病用药规律,老太太这个治疗还必须得在丑时的时候用药,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方言开始拿起笔写药方。

桂枝、油桂、白芍各十克。

炙甘草六克。

当归、首乌、肉苁蓉、黑芝麻、紫石英、活磁石、生龙牡、知母各30克。

龟板45克。

鹿角胶、鳖甲胶、岩柏(九死还魂草)、细辛各十克。

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