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背了同样的书我怎么没想到?强化药效(月票加更)

张延昌还没真没想到,方言已经想到治疗办法了。

并且思路都已经理清了出来。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对不对,但是他确实是从自己也看过的《黄帝内经》里,将病人的问题归纳了出来。

就光是这点,张延昌自己就做不到。

《黄帝内经》他也会背啊,关键是自己就愣是没想到关联性,思路跟不上。

但凡是方言应用其他张延昌没看过的古籍,都还让人好受一些,但是方言应用的就是学中医的人,最先看的几本书之一。

金匮肾气丸张延昌也知道。

它源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原名肾气丸,也叫桂附八味丸,是中医补肾的经典方剂。

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炮附子等药物组成。

不过金匮肾气丸主要作用就是补充肾阳,对于肾阳不足所致的一系列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主要针对症状如: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等。

换做张延昌,他是做梦都想不到还能把金匮肾气丸用到嘴里这种地方。

他晃了晃脑袋,心里嘀咕:

‘不行不行,思路感觉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从辩证思维上就没跟上方言的节奏。’

这时候方言已经开始写起了搭配金匮肾气丸的方子了。

只见到方言写到:

乌附片15g,上肉桂6g,熟地20g,丹皮6g,怀山药12g,茯苓10g,山茱萸10g,怀牛膝12g,泽泻6g。

看到这个药方,张延昌又愣一下。

不是……怎么药方中的熟地、丹皮、怀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上肉桂(肉桂)与金匮肾气丸中的大部分药物重合了?

八味药,一共7味药重合?

甚至附子其实也重合的,只是一个用的是炮附子,一个用的乌附片。

炮附子炮制方法是将生附子用沙子或其他辅料加热炒制。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使其更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