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0万劳工
在大明广袤的土地上,集市热闹非凡。街边店铺林立,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货物琳琅满目。往来行人摩肩接踵,手中拿着银钱挑选心仪之物,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此时,一艘艘商船正从遥远的欧洲与倭国驶向大明的港口。这些商船满载着白银,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水痕。这滚滚白银,让大明的经济愈发繁荣昌盛,市场活力空前高涨。
然而,倭国彻底沦为“阿芙蓉”制造基地。阿芙蓉的制作工坊在倭国各地悄然兴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大量倭国百姓沉迷于阿芙蓉带来的虚幻快感,身体日渐虚弱,社会秩序也陷入混乱。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骨瘦如柴、眼神空洞的瘾君子,整个国家被阴霾所笼罩。
李景隆静静地站在船头,海风轻拂着他的衣角,他的目光穿越波涛汹涌的海面,落在远处倭国那若隐若现的海岸线上。这片土地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曾多次踏上这片土地,陌生的是每次到来都伴随着不同的使命和挑战。
这次,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使命——与倭国的足利义满达成协议,让倭国向大明输送整整 20 万劳工。这个数字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然而,要在倭国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国家达成这样的协议,绝非易事。
李景隆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责任。他知道,这次任务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声誉,更关乎两国之间的关系和未来的合作。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谈判。
当船缓缓靠近倭国的港口时,李景隆看到了岸上迎接他的人群。足利义满亲自率领着他的官员们前来迎接,这让李景隆感到一丝欣慰。至少,足利义满对这次谈判还是比较重视的。
进入倭国京都后,李景隆被带到了一座宏伟却略显破败的宫殿内。宫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倭国的特色,但岁月的痕迹也在墙壁和柱子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宫殿的大殿内,李景隆与足利义满相对而坐。足利义满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高高的帽子,他的面容庄重而严肃,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李景隆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双手背后,语气诚恳却不失威严:“足利将军,如今我大明与贵国商贸往来频繁,白银的流通让双方都有所收益。但如今大明发展迅猛,各项建设工程如火如荼,急需大量人力。听闻倭国人口众多,若能输送20万劳工至大明,对双方而言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足利义满皱了皱眉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李大人所言,朕并非没有考虑。只是这20万劳工,数量如此庞大,一旦输出,倭国国内诸多事务恐难维持,还望李大人体谅。”
李景隆微微一笑,重新坐下,不慌不忙地说:“足利将军的担忧我完全理解。但您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劳工前往大明,不仅能获得丰厚报酬,还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待他们归来,定能为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大明会在劳工输出期间,给予倭国一定的物资补偿,助力贵国维持国内事务。”
足利义满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李大人的提议虽好,但劳工们背井离乡,他们的安全与待遇如何保障?朕身为倭国之主,不能让子民在外受苦。”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足利义满心里恨不得将李景隆碎尸万段,自己现在贵为天皇,可是眼前这个家伙竟然还叫自己“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