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来日方长
大殿之上,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景熙帝的回应。
郭民锡身为朝中老臣,在朝野上下声望颇高,又深受陛下信重。故而即便圣旨已下,他仍有胆量出言进谏。
既然郭民锡已觐见探路,他们还是暂且观望,看看陛下究竟作何反应。
景熙帝面色沉静,并不见怒色,只是淡淡道:“朕意已决。”
“朕,定要遵从皇后遗愿,尔等休要多言!”
郭民锡面色凝重,眉宇间沟壑愈深,眼里满是迟疑与挣扎。他抬眼,望向了朝班前列的成国公。
成国公乃朝中重臣,又是皇后的亲父,若能出面劝谏,再带动其他人出言,或许......能让陛下收回旨意。
毕竟,这两道旨意,于礼法而言,太过荒唐,难以服众。
郭民锡暗暗叹了口气,若非自己身居礼部尚书之位,肩负维护纲常礼法之责,他是万万不愿趟这趟浑水的。
陛下自亲政以来,乾纲独断,多年积威甚重,朝中上下,谁敢轻易拂逆?
他熬了多年的资历,眼看着可以致仕。他本想着圣寿之后,便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谁曾想,临了临了,竟遇上了这等棘手之事。
成国公却仿佛未察觉到郭民锡求助的目光,他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对周遭的一切都置若罔闻。
那日坤宁宫的大火,着实蹊跷。
纵然没有证据,但他心如明镜,此事定与皇后脱不了干系。
他也隐约猜到了皇后的用意,无非是拼着最后一把,也要恶心陛下一番,出一口恶气。
只是她只顾自己痛快,全然不顾旁人死活!
成国公眼中闪过一抹怒意。
陛下心中定憋着一口气,急需一个发泄的由头,此时去触霉头,实属不智。
这个时候,他若是跳出来阻拦,无异于火上浇油,自寻死路。
况且,眼下郑王和安王皆已没了指望,成国公府更需谨言慎行,韬光养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成国公府根基稳固,总有东山再起之日。
郭民锡见成国公如同一尊石雕般杵在那里,纹丝不动,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鄙夷。
这成国公府,昔日沾着皇后和郑王的光,何等煊赫,何等威风?
如今,皇后身后名被打压,他竟连半点声息也无,当真是枉为人父!
趋利避害,见风使舵,倒是使得炉火纯青!
郭民锡喉头滚动,还欲再说些什么。
突然,衣袖被人轻轻扯动。
他侧首一看,正是礼部侍郎向他微微摇头,无声地说了“坤宁宫”三字。
郭民锡一怔,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更何况,坤宁宫的那场大火,怕是还牵扯甚广,并不简单。自己若是贸然卷入皇后的身后事中,恐怕就别想安然致仕了。
罢了,连成国公这等身份都不愿出头声援自己,自己又何必继续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