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笑着,扶了封平和起来,心平气和地说道:“不必多礼,牢记咒语,红珠必可得手!那老龙见宝珠到了你手里,必定要来抢夺。到那时候,有我在暗中帮你,也不致以误事。你就放胆去吧!”
言毕,忽然一阵风莫名而起,那道人竟然化成了一阵金光,瞬息就消失不见了。
封平和见状,大感惊异,连忙又望着天空叩拜,表示致谢。
封平和肩担挑柴而回,因恐怕母亲胆小,却不对她说明自己今天之奇遇和仙人的指导。
封平和等候到晚上三更将尽,独自一人,就出了后门,飞快地赶到道人指示自己的所在之地,找了一处芦苇丛中,把自己身子蜷伏起来躲藏,连呼吸也不敢出得太大,害怕被蛟龙发现,只得呆呆的望向水面,直到子时时分光景。果然看见一阵红光,从水底直接透出水面,惊得那些鱼虾之类,纷纷四处逃开。
但见那红光升上水面,竟然有一丈多高,向着月光,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的上升下沉着。与此同时似乎有一种白如银、淡如烟一般的朦胧雾气,围绕住那团红光。
封平和哪有工夫去瞧那水底的龙身,一见红珠,心里喜欢得几乎跳将起来,慌忙镇定神思,默念一句“庵嘛呢呗美吽”。一面伸手向红珠一招手。
一霎时间,猛然觉那红光向眼前直飞过来,那红色耀眼的光芒几乎让眼睛都睁不开了。
封平和也顾不得自己死活,拼命伸出两只手来,想要把红光围住,探取红珠。不料眼前的红光渐渐变得稀少,而封平和自己手里却似乎握住了一个物件,仔细一瞧,不是那颗晶莹闪烁、红光四射的红珠吗?
封平和这一欢喜,那是非同小可,待自己要起身出来的时候,忽然地就刮起了一阵狂风,向这芦苇深处席卷过来。
一霎之时,天昏地暗,乌云密布,令月色无光,封平和耳中只听得见轰隆隆的声响,宛如雷鸣一般,只在封平和的脑门顶上盘旋下来,吓得封平和握住红珠伏在地上,只得叫喊呼救道:“仙师救命呀!”“仙师救命呀!”
话音刚落,猛然就听得空中有人喝道:“孽龙不得无礼!听我法旨,我乃西天佛国净土之降龙罗汉尊者,汝修炼多年,不成正果,当念封平和孝心感天,特借汝丹,救彼母亲,兼立功行,普济世人,积累功德。你失丹之后,躯壳不保,生魂可仍然留在此间,切不可离开一步,三年之后,此人应逢灾难。到了那个时候,魂托汝身,你俩合身为一,自有一番功果。你和封平和各得其所,也是一举两得。此时不必相仇!”
话音刚落,顿时就风定雷止,依然是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太空之中,照耀得水面万顷烟波,光明皎洁。只见那红珠出现之处,水面现出一个龙头,望着天空点了几点头,然后就躲下水去去了,一点声形都看不见了。
封平和这才慌慌忙忙,恭恭敬敬叩了几个头,然后爬出芦苇丛,夹着红宝珠回到家里。
这个时候,东方微微泛起了鱼肚白,一轮红日渐渐高升,封平和的娘正在床上摸摸索索地披上衣服起身。
封平和不敢惊动母亲,仍然和平日里一样,走进他娘的房内,平和刚叫了一声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娘忽然就把眼睛睁了一睁,惊喜道:“孩子,你手中捏的什么东西?这般红红的,真是好看。”
封平和看见娘亲已经能看见物件,心里感到非常惊喜,却来不及禀明母亲原因,于是就先把红珠取出,向他娘面前这一晃,那红珠子发出的光芒照了一下他母亲。
封平和的娘亲猛然就可以地立起身来了,并且大声地对儿子说道:“我的儿呀,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个宝贝呀?娘亲一见到此物,居然两眼大明,眼睛竟然比年轻的时候还要来得个爽利明澈呀!”说时,封平和的母亲就伸手向儿子平和要着要看那个珠子。
封平和连忙对母亲说道:“娘,您且莫要性急,这个宝贝可不是这样的玩法,等待孩儿想个法子,把它们悬挂在房间里面,娘可时时看着这个红宝珠,包您一辈子都眼目清明,再也不会生出病痛来了。”
他娘依其所言,跟着儿子封平和一同走到房屋的中堂之中,王氏看儿子封平和把红宝珠子用线拴好,挂在房屋的中间,便有一团红光照彻房间内外。
从此以后,不但王氏不仅眼病若失,母子俩的身体和精神,都感觉得十分爽朗健康,十分快活。
而且,这个珠子真可以称得上是个如意珠呀,无论需要什么东西,只要是人间能有之物,只要对它默默地祷祝一遍,这需要的东西,自然就会出现在屋子里面,真可谓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他们家中得此神珠的有力扶助,母子俩衣食一切,都用不生忧虑了。
可偏偏这封平和的性情奇怪,家里虽然有这样的宝物,但是他却一天不肯因此偷闲,仍然和平常里一样地勤苦作工,风雨寒暑,概不休息。
一天,王氏对儿子封平和说道:“儿呀,这如今我们母子得到老天之幸运眷顾,你我已经是衣食无亏了,生活也是有着落的。如今,你的年纪不小了,也该留心访寻一位有才有貌的姑娘,早早完了婚姻之事,也好叫我了却一件心愿。”
封平和听了母亲的话,回答道:“母亲慈命,孩儿敬当遵从的。怎奈何当初孩儿自蒙仙人赐此神珠,言治愈母亲目疾以后,曾许下一个大愿,要立下五百功行,才敢讲到婚姻之事。如今看看过了一月多了,也曾出入留心,并没什事可容孩儿施展的,这便又怎样?”
王氏听见儿子这样说,猛然就醒悟道:“孩子,那也不是难的事情。想来这个仙家至宝,原就为济世救人为用。我儿既然得到这样的宝物,还应该公之于人,用这个宝珠帮助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用这个宝珠治病救人,为病人治病,为穷人招财。如此一来,不但能自己去积德,也能替那位仙人和老龙立一些功德恩行呀。”
王氏一句话还没说完,封平和就欢喜得直接跳了起来,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似的说道:“毕竟还是娘的见识高,孩儿怎么就想不到呢!如今孩儿就去做个走方医生,凡是有疑难杂症的人,只需要用这个红珠子一照,包他祛病延年;再有贫苦人家,衣食不敷的,孩儿还可默祷红珠,把些银米给与他。如此来,不用一年功夫,敢情则立了千把件好事了。”
王氏连忙说道:“很好!很好!我儿子见义勇为,不可怠慢!既然已想了这样的好事情,那就即日就去试办,看这样做行不行就好了!”
封平和笑道:“那宝贝是不认人的,既然能治母亲的眼病,自然也能治别人的疾病;既能照应我们母子,自然也又能救助别人的困苦。”
王氏闻言,笑道:“那真是很大的一件好事呀!”
于是封平和也不去做工了,天天挟着红珠,往来游行,凡是有病的人,经他用红宝珠的珠光一照,那病人得了宝气,所患疾病无不痊愈。
封平和先是专替近村之人医治,后来大家都传说封平和医术了得,传播开去,竟也有远道之人,不远千里前来求治。封平和一心救人济人,不但不取任何银钱,就是送来的礼物,不能推辞的,也都分送给村子里贫困的人家;还有些诚实规矩的人,因为时运不济,弄得生活艰难窘迫的,封平和便向红珠求点银米送他。
如此一来,不消三年光景,这封平和大善人的名气,早已经传闹得远近皆知了。而且封平和性情爽直,从不晓得怎么撒谎欺人。人家问他怎么的就学得这样治病救人的本领,他便说,都是红珠的法力,自己是一点都不知道医术的。再问他何处得此红珠,封平和也总不相瞒,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们。
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封平和好心用红宝珠为老百姓做好事,却因此便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灌口地方的官长,姓毛,名大虎。
这灌江口县官长毛大虎听闻了自己治下的县城里居然有此奇异之事,于是就想把那封平和传过来问话,要是果然有此等宝物,当以官长的势力,向他索要这个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