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更加不可置信的回道:“回皇上,有个船长的确叫汪大渊。”
王华阳不可思议的重复着汪大渊的名字,学文科的都知道,汪大渊是中国元代着名的航海家,就是他首先发现了澳大利亚并且第一次记录了澳大利亚,正是因为汪大渊第一次发现了澳大利亚,汪大渊的名字才得以在历史书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汪大渊,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云谱区施尧村汪家垄)。
大元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以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
但是按照时间推算,现在时间是崖山海战后七年,大宋腾龙八年,即公元1286年,而汪大渊出生年代是公元1310年,按照历史计算,真正的汪大渊还没有出生,这个汪大渊很可能是与后来的汪大渊重名重姓。
王华阳看着范毅惊愕的表情说道:“朕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汪大渊的名字,感觉有些熟悉罢了,失踪就失踪吧,海外贸易,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你回头拟一份失踪人员名单报给户部,朕让户部按照战死的待遇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抚恤和安置。”
范毅连忙跪下说道:“微臣替死难的船员谢过皇上了。”
王华阳示意范毅坐下,并说道:“先别谢朕,有赏就有罚,朕让你带着水军战船做海外贸易,朕不在乎损失多少海船失踪多少船员,朕在乎的是你给朕赚了多少银子?大宋现在内忧外患,急需要银子去解决事情,朕当时可是顶着户部和百官的压力将一百万官银给你做本钱的,你如果没有赚到银子,百官都不会饶了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范毅说道:“皇上放心,微臣没有让皇上失望,也不会给百官任何参奏微臣的机会,更不会让皇上为难。”
王华阳心中暗骂:你这个范毅啊,你倒是急死朕了,你倒是说赚了多少银子,要不是自己的身份是皇帝,皇帝要顾全皇帝的威严,自己早就直接问了。
只见范毅不慌不忙的伸出了两根手指。
王华阳心想坏了,这范毅牛皮吹的满天响,当时自己说的要带回来十倍之利,现在倒好,只带回来了二百万两银子,虽然用了一百万银子赚了二百万两也是不错的业绩,但是自己给了范毅十艘战舰和水军,这些船和船员产生的费用可是算在兵部的头上的,如果将这些战舰折损费和水军饷银津贴都算上,范毅这趟海外贸易可是赔钱的生意。
范毅敏锐的发现了王华阳脸上的不悦。
范毅也不敢故弄玄虚了,连忙说道:“回皇上,此次海外贸易,减去本金一百万两银子,净赚白银两千万两!”
“两千万两?”王华阳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说道:“范爱卿,你是不是计算错了,本金一百万两银子,你五个月的时间赚了两千万两?”
范毅回道:“回皇上,臣没有算错,您也没有听错,的确是两千万两。”
王华阳心想这范毅不会是诓自己的吧,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小子竟然将一百万两银子变成了两千万两银子,要知道陆巡带领五万士兵抢劫了日本国都江户城,所获得的财富才四千万两银子,这范毅竟然通过商业手段获得了两千万两银子,所获之利达到了二十倍,这比贩毒都赚钱了。陆巡抢劫日本动用了五万士兵,耗时四个月,搬空了户部一半的粮食,所用炮弹数以万计,死伤了数百士兵才抢回来四千万两银子,可范毅这小子竟然不费一兵不足的赚了四千万两银子。
王华阳问道:“范爱卿,朕知道你出身经商世家,也听说过你颇有经商头脑,但是朕想知道你是如何用这一百万两银子赚到两千万两银子的?”
范毅说道:“回禀皇上,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大宋、大元的东西卖到阿拉伯、波斯等国家,然后将波斯、阿拉伯的东西拉回大元,咱们在中间挣个辛苦钱。”
王华阳说道:“辛苦钱这么多吗?你给朕说说你这个辛苦钱是怎么赚的?”
范毅说道:“回皇上,其实就是将货物高价出售,比如青花瓷盘,在大元的采购价是500文一个,卖到阿拉伯波斯就是6000文一个,瓷碗采购价200文,卖货价3000文,麝香采购价2000文,卖货价文,铁锅采购价200文,卖货价就是2000文,丝绸每匹采购价按照品质不同价格从1000文到3000文不等,而阿拉伯和波斯的贵族和有钱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