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说道:“回皇上,如果是民间商船,那么从泉州到阿拉伯帝国,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单程就需要一年的时间,往返一次就是两年时间,但是大宋的商船是战舰改装而成,并且水手全是水军士兵,可以做到只要天不黑就继续前行,天黑后就地抛锚休息,不需要到港口休息,大宋从泉州到阿拉伯帝国,中间除了到麻六甲国和锡兰国靠港补给,中间不需要任何停靠,并且大宋的商船走的是直接从小西洋中间横穿的航线,民船走的是沿着海岸的航线,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大宋商船单程只需要三个月,比普通民船省了九个月时间,正是因为大宋商船的时间短,蒲师武才愿意给出百分之二十的税收优惠。”
王华阳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啊!”
范毅说道:“回皇上,大宋商船之所以比民用船快,除了是战舰改装而成,水手是水军士兵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王华阳说道:“还有另外的原因?爱卿说来听听!”
范毅说道:“回皇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宋的战舰除了水手划动船桨提供前进力,还用了开水机提供动力!”
“开水机?”王华阳疑惑的说道:“开水机是个什么东西?”
范毅说道:“这个微臣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微臣听水手说过,就是将水烧开,水产生的蒸汽推动船前进。”
王华阳“嗖”的一下站了起来:“你是说用蒸汽驱动战舰前进?”
范毅没有想到王华阳会如此激动,连忙说道:“回皇上,是的,但是臣并不知道其中原理,战舰是由工部下属的船舶司营造的,想来工部应该知道的。”
当王华阳听到战舰是由开水蒸汽提供动力的时候,王华阳最先想到的是蒸汽机。
史书上记载的是英国的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并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但是史学界一直有一个疑问:瓦特是改良的蒸汽机,那么也就是说再瓦特之前已经有蒸汽机了,只不过没有瓦特的先进,那么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又是谁发明的?是英国本地人还是外国人?至今没有答案。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不会是欧洲人发明的。
首先说一点就是蒸汽机是将水烧开,而反观世界,也只有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喝开水,英国人从古至今都不喝热水,瓦特要做什么才去烧开水?烧开水水开后确实会让壶盖上下翻动,但是翻动的幅度是不足以让人联想活塞运动的,瓦特是怎么从烧开水的过程中发现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的,相反,中国史书上却记载的有唐宋两朝关于蒸汽产生动力的事实。
唐代(约9世纪)出现了利用蒸汽动力的雏形装置叫做火轮船。
其发明者是一个道士,名字叫杜诗,生年不详,死于公元838年。
根据《酉阳杂俎》记载,杜诗制造过一种名为“火轮船”的装置,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蒸汽推动轮叶旋转。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蒸汽动力实验之一,但属于小型实验性装置,未投入实际应用。
之后便是宋朝了。
北宋时期的“走马灯”是一种旋转的投影,是中国宋代代利用热气流(热空气对流)驱动的一种精巧装置,被视为早期燃气轮机的雏形。
走马灯的基本构造有灯罩、叶轮和热源。
灯罩:纸或绢制成的圆柱形外罩,内侧绘有图案(如马、人物)。
叶轮:顶部安装竹制或轻木制的螺旋桨状叶片。
热源:底部蜡烛燃烧产生热空气。
走马灯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蜡烛加热空气 → 热空气上升推动叶轮旋转 → 带动灯罩转动 → 灯罩上的图案投射动态影子(类似“动画”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