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颗鸭蛋大小的橙红色火球瞬息出现在黄炎的掌心。
随着这颗橙红色火球的出现,覆盖在他周身的冰层开始从内侧慢慢融化,与此同时,微妙的气流在冰层内部涌动。
随着黄炎手势的加快,火球飞速旋转,冰层内部形成了一道风暴漩涡,而黄炎正位于漩涡的中心。
借助风暴之力的引导,那些由橙红火焰蒸发的水汽顺着漩涡的方向直接汇入了黄炎的体内。正是由于这些水汽的回归,黄炎的身体瞬间变得充实了许多。
片刻之后,当那层厚重的冰层最终完全融化,黄炎的身体再次暴露在炙热之中。然而,就在橙红火球完全暴露的那一刹那,先前形成的风暴漩涡瞬间消失,他体内的水汽又开始飞速流逝。
尽管如此,黄炎并未放弃。他迅速再度驱动冰霜之力,将那些快速逃离身体的水汽重新凝结。紧接着,他再次施展火焰之力,并引导风暴之力将尚未被抽离的津血重新汇入体内。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虽然黄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最终保留了一丝津血,但每一次尝试都会导致他失去一部分宝贵的津血。尤其是在尝试了九次之后,他体内的水汽已经所剩无几。
随着体内津血的不断流失,他在后续几次循环中试图恢复津血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继续这样耗损,身体被彻底抽干不过是时间问题!”
黄炎心中焦急万分,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对策。他隐隐觉得,黄元前辈将自己置于这种极端环境之中,绝不仅仅是为了考验他对自然之力的掌握。
“若是单纯为了测试我对自然之力的运用法则,他大可不必如此苛刻!这其中必定另有深意。”
思绪翻涌间,《逍遥混元功》的教诲猛然闪现在黄炎的耳际:
气藏于丹田,循经脉而周流;津血则藉血脉以通五脏六腑。
气若无形之川,自丹田而出,贯奇经八脉,滋养周身;津血如生命之泉,循环往复于心、肝、脾、肺、肾之间,使各得其养而不相害。
此内息之运化,乃维系性命之枢机,亦修者强身益体之要诀也。调气与津血之平衡,则身心合一,内外相安,庶几可应万变而不失其正。
“修为高低,不仅取决于经脉是否通畅、丹田是否广袤,更在于如何借助强悍的身体来驾驭这些力量!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自然之力,辅助自身对津血的控制,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流转全身!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坚定了几分。
“火焰之力能激发津血活力,提升能量水平,使津血流动迅猛有力,促进津血在脏腑间的转化与吸收,最大化每一滴津血的效用,增强整体生命力。
冰霜之力则冷却津血,稳定其流动,防止失控,并强化经络,使其更坚韧。寒力在体内形成保护膜,防止能量外泄,确保力量被牢牢锁住,维持能量平衡并增强防护能力,使修炼者在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
那么,再借助风暴之力与潮汐之力,便可以进一步精准的调控体内的津血!”
心念一动,黄炎迅速驱动自然之力,引导体内的津血在血脉中游走。刚一开始尝试,效果便立竿见影——周身迅速蒸发的津血明显减缓,仿佛时间本身也变得缓慢起来。
感受到这种变化,黄炎几乎喜出望外。他试图再次驱动自然之力,让更多的力量融入自己的五脏六腑之中。
随着这股力量的涌入,先前那种空虚之感如同晨雾般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身体逐渐恢复生机的感觉,每一寸肌肤都重新充满了活力。
当他的身体终于完全恢复时,黄炎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稳步走向黄元。
此时,黄元也面带笑容地起身,随着黄炎几步跨出,周围的炙热空间仿佛被无形的手轻轻抚平,缓缓消散。两人再度浮现在静影斋的庭院中,四周的温度也随之回归了正常。
“好啦,看来你已经懂了!自然是不需要老夫了,日后勤加练习便是!”黄元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从容与淡然。
说话间,他已经拿起锄头,来到了一侧那片待开垦的空地上。阳光洒在他的背影上,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专注的画面。
他开始有节奏地翻动着泥土,锄头落下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劳作的质朴。
黄炎恭敬地向黄元行了一礼,声音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已经明白了,定会更加勤勉修炼,不负前辈教诲!”
对于黄炎如此恭敬的话语,黄元并未特别回应,只是依旧背对着他,专心致志地继续手中的农活。
黄炎见状,识趣地慢慢退离,脚步轻盈而坚定。
随着他逐渐远离的身影,庭院中的那份宁静与和谐依然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却又仿佛一切都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