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对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不怎么了解。
古代的大部分军队基本上都是属于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种方式。常备军这种事物,哪怕是西汉时期,也就仅仅有长安城的南北两军算是常备军。
古代的军队,士兵的来源一般都是通过这么几个途径来完成的。
这几个兵员来源途径分别是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这三种制度。
首先说征兵制,顾名思义,就是朝廷官府直接从民间征发百姓参军,这就叫征兵制。而且和征兵制互相配合的一个制度叫做秋射。
当然,这个征兵并不是说征发来的百姓就可以直接当正规军了,而是要经过长达一年的训练,在这一年之中会训练队列,射箭,配合指挥官进行军阵训练等等,训练合格之后会成为预备役军队。
这时候一旦国家有战事出现,那么这些预备役的军队就会转化为正式军队直接参加战争。当然,如果没有战事的话,这些人在服役的第二年里就会转化成为半兵半民的一个状态,随时听候命令。
整个征兵制度大约需要服役的时间是2年,服役两年期满之后就会返乡为民,继续该干啥就干啥。
第二种兵员来源途径就是募兵制,募兵制说直白些就是和雇佣兵有些类似。
而实际上早期的募兵制也的确和雇佣兵差不多的,早期的募兵制一般都是临时性质的居多,兵员来源成分也很复杂,一旦战争很快结束之后,这些雇佣兵就会被解散。
根据张辰前世的史书记载,东汉王朝从建国到灭亡,有明确历史记录的募兵次数就已经有五六十次之多,每一次募兵多则上万,少则几百。
当然,募兵制在那个时期还是以临时性质的为主,战斗任务结束后,就会完事。
但是有一些地区比较特殊,那就是边塞地区。
边塞地区的兵就属于募兵制里面的长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毕竟对于朝廷来说,这些边塞一般人是不愿意去这边的,故而朝廷都希望边塞的士兵你干的时间越久越好,干一辈子才好呢, 所以在边军之中,募兵制长期化就是必然的趋势。
第三种制度就属于最变态的一种方式,叫世兵制。
顾名思义,时代当兵,父死子继的那种。世兵制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记载,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明朝军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