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封侯!青阳侯

大殿之中,静寂无声。

几位官员张张嘴想说话,却感觉到气氛不对,一时间无语。

秦幕和孙博堂,有没有功?

文臣出使,只要顺利归来,所签订合约没有违背大秦利益,没有触碰底线,都是要受到奖赏的。

出使外域,不说路途艰辛,身在外域,生死不能自掌,这需要的勇气也不是寻常人能有。

出使之功,等同武将征战之功。

刚才大殿上在议青阳伯之过,却忘了提秦幕与孙博堂之功。

现在大皇子陡然提起此事,大殿上一众官员都一时无法应对。

大皇子的目光转向站在前方,身穿紫色官服的老者。

礼部尚书王安之。

身为两朝老臣,王安之掌礼部以来,一向秉持大秦礼道,尊大秦之律,行事还算公正。

也是如此,王安之对于大皇子是亲近的。

王安之曾言,大皇子是皇后嫡出,该立为太子。

不过他已经是六部天官之首,这等人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存在巴结谁的意思。

他的官位已经到顶,大皇子就算当太子,当皇帝,最多也就给他些荣衔而已。

“王尚书,你说二位大人,该不该重赏?”

大皇子轻声开口。

礼部,百官之首,也是朝堂规矩与规则的执行者。

不只是朝堂,更是天下。

天下如果没有规矩,会乱。

身穿紫色官袍,须发花白,面容古正的王安之往前走一步,向着上首的元康帝躬身,又向大皇子一拱手。

“出使之功,当赏。”

当赏。

秦幕和孙博堂出使梁原域,且签订合约归来,这是顺利完成出使任务,当赏。

至于合约上内容,读给大秦任何百姓听,都会欢呼雀跃,谁敢说这合约签的不行?

契约没问题,秦幕和孙博堂有功,那打赢了这一战的青阳伯,制定契约的青阳伯,该怎么算?

功,还是过?

如果此时有人敢说秦幕和孙博堂有功,青阳伯有过,那大殿上的武勋怕是要真的翻脸了。

这是要断武人根基?

功是文官的,过是武人背着,那朝堂上还有谁愿为大秦卖命?

大殿之中,一众官员相互看看,没有说话。

秦幕和孙博堂张张嘴,面皮抽动。

站在不远处的吏部尚书司马清光转过头,看向大皇子。

他没想到,大皇子会有如此迂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