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凭什么是我顾全大局

“他确实拥有惊世智慧,像我就只能推演天机,通过推演未来的方式,推算出这种未来。而他却直接利用智慧,就推理出来了。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确实差距挺大的,这方面我不如他。”

“可是,他太聪明了,所以,这样的聪明人做事的时候没有韧性。他对于他的智慧,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分析、推演一番。”

“大多数时候,这么干都没问题。”

“可是,这个世上除了智慧之外,还有坚韧!”

“确实,盐城如今方方面面都领先于楚国,除了国土面积之外。而如果把盐城的海域也计算在内的话,那楚国还没有盐城大呢。毕竟,如今的盐城,已经占据了海岸线三十万里之内的海域。”

“可是,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学题!”

“如果战争等同于数学,那就不可能爆发这么多的战争。敌对的两国,直接比较彼此的数据,战争就没了,天下就太平了,可现实是不可能!”

朱子说完了自己的看法,就沉默了。

随即,曾子从军事的角度开始分析,三位师兄弟里面,就数曾子的军事能力最强了。

从礼郡开始,三兄弟就形成了明确的分工。

王巨君提出了理念、目标,并负责带领其他的儒家学子们负责实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子负责研究理论,负责理论联系现实,负责解决儒家学子们思想上遇到的问题,主要负责思想领域,也负责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儒家学子。

至于曾子,负责军事。

“根据我们的情报,韩国目前已经凑齐了七万准地级道兵,三月后,韩国将拥有十万准地级道兵。”

“魏国在十天之前就开始了征兵,如今已经有了十五万魏武卒。已经有八万魏武卒来到了魏国韩国的边境,随时都能前往前线。估计,我们这边的十万大军一动,魏武卒也就动了。”

“赵国,也已经准备了七万大军,陈兵边境。”

“十日后,楚军能有二十万。韩军七万、魏军八万、赵军七万,这是二十二万。”

“而且,在韩国本土作战,对方有优势。”

“但是,我们这边有公子籍。虽然赵括、庞涓,也都是天下第一流的名将,但比起公子籍,还是差了一筹。”

“不过,我最担心的还是吴国。”

“至于盐城,担心也没用。”

“谁也不知道,吴国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出兵偷袭大军后方。”

“所以,咱们必须解决吴国的问题。”

“直接灭亡吴国,难度很大,短时间内也做不到。”

“所以,臣建议这十万大军出发之后,再次征召二十万大军,前往吴楚边境,威逼吴国,建议吴国出兵十万,和我们一起讨伐中原。”

“如果吴国愿意,那就结成同盟,一起讨伐中原。如果吴国不愿意,那就直接攻打吴国!”

“不过,吴国应该会愿意。就算吴国不愿意,盐城也会帮忙让吴国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