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物实际已经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实际来说,首先是存在为类念,边界为共念,存在边界则成物为量,其内化能为量子,物零出。而灵是对零这个概念的一次定义,完成了物零为念,念零为共念,念一为量,量子存在现为灵。这也就完成了宇宙的零一转变,剩下的就是提纯,提速,提质就如宇宙那电子,光子和质子,最终合成中子,诞生下一阶段的不受其他旧物摆布的微子,等待下一个微物的思对其化念化灵,直到出现不能产生思的须弥或者芥子,甚至更小,将其以下的存在就是未来真正的念的极限定义,当然了,这实际来说我们也不知道存不存在一定不能产生思的存在,所以现在核心最高层把念定在了光念,待到真的出现了光念更小的能容纳思的稳定物质,那光念也就化作了量,也预示着灵念境的更进一步——大乘期或许也可以大众化。”元
“光念的存在就可以让灵念境大众化了么?”非
“魔方的存在是筑基可以普遍的前提,零点的存在是一阶出现的来源,这也是先有一阶的说辞,到了后面大量的理论积累,才在一阶的基础上提出筑基这个比一阶更稳定的定义。但筑基以上的凝气实际就像构建零点,而结晶就是创造魔方,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最初的零点经过凝气和结晶的尝试,完成零点的液态金丹化,相对固定在一个可动范围,最终形成固态金丹这种类魔方保护,而这一步的理论基础是晶念。而后续的元婴就是新一轮的零点,其理论基础是存在有晶念以外其他稳定念,也是一次变大的过程,同时也是零点魔方一体化,零点作元神(共念),金丹化魂脑(念),而其他稳定念作魔方(量),进而念晶作元婴(量子)。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理论基础是金念,而晶念与金念的关系就如原子与大分子的区别,而金念之前也说了,就是虚念的程度,只有完成虚念二阶化得到的真念,如暗念与晶念就如其他原子与氢原子的关系,而有的与晶念也如小分子与氢原子的关系。那本来元婴就是我们能理解的终点,但后来暗那次黑洞的演化,暗念的成功,给了光念理论的灵念(思)阶段有了化神(能)的过程,补齐了一生二的前提,于是在光念为物,暗念为能,晶念为思的方式下,有了二生三的结构组合,不用经历一生二的发明创造,也就有了普遍化的可能性。有了基于暗量的化神境出现,后续就可以以量为基点作零点魔方的进化,而这一步也可以看作是三生万物,之后他们如何物分有无,念生零一,灵有内外,就没有了统一步骤,是领悟到这物念灵三步到重生境还是那物能思三步到其他方向,就看自身的认知了。而小重生境和小灵念境也是基于存在物能思那方向我才和你聊天提出的一个概念。”元
“而到定义的重生境,是对那些已经成真念的存在完成提纯,提速和提质过程。而以此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真念,就是念量境,而拥有真念后的提纯和提质,至于速度,就跟真念能力有关了,而这是灵量境。不过由于你们后来随着有了天道的设想,于是就将两境合一了,念量境类似能而灵量境类似思,于是统一到了类似物的灵念境,渡劫境就是物化能,大乘境就是物能成思念。”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量的前身-能,思让能出现不能,于是能出现了下一个凝聚阶段-能量,让思不断拥有外能,同时想借思作为前提,想其从能量变回物,只可惜无生有,一生二,能思叠加下,产生的是新一,成为既可能说万能又或者说无能的场,继而三生万物。而且物到物质之间一样有三生万物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一个物得到一个稳定最终结果,也可能会在其中过程发展里出现其他稳定局面的可能性。”元
“没有第一前提形成之前,本该是前提的存在也只能看做来源,而第一前提本质就是底线,只是为了让底线和前提的关系能更方便理解,于是将那时我们能理解的底线定义为第一前提与前提进行关联。”元
“熵增只是混沌的表象,其本质是思念内部熵减的不同发展而使环境百花齐放的外在,所以宇宙在思出现后,事物发展总会螺旋上升成为了最终结果。”元
“嗯,也就是在物到能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局面,在思想出现后并为之定义来以有限的概念接近无穷的可能,并概括到一个体系之中为后世所沿用,而这也是思存在思念等二阶并不断高阶化的可能性前提。”非
“境界只是局面,实力才是基础,而思想是前提,其后才有不断突破的结果。我们现在最高也只能把你们带到大乘境。光念之下,皆是变数。”元
“智直螺知道了,元师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