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通过她的朋友和那个会藤艺编织的艺术家取得联系,表达想要去学习的一下的意愿。
对方痛快的答应下来,表示藤艺编织在法国实在太小众了,他非常乐于多一个和他并肩的‘传播者’。
为了赶工期,罗南在第二天便动身前往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
不过由于这次出行太过突然,佐伊没办法陪同一起。
富有了的佐伊女士并没有懈怠下来,反而更加努力了,她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工作计划,罗南要去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的那几天,正好是她烧窑的日子。
每次开窑,佐伊都要全程盯在旁边实时监控温度,没有办法离开太长时间。
罗南安顿好了家里和餐厅的事情,带了一套换洗衣服,独自北上踏上‘求学’之路。
瓦朗索勒在瓦朗索勒高原上,从卢尔马兰去那里需要上D8公路,罗南之前去阿普特也要走这条公路,不过时隔几个月这次再次开到这里,D8公路两侧的风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绿油油的农田变成了金黄色,中间还时不时穿插一片紫色。
原来不知不觉中,收获的季节已然到来了。
随着向北行驶,紫色的面积越来越大,而后是金黄色和黄色.艳丽的色彩从脚下一路向湛蓝的天空无限延伸,一眼看不到尽头。
紫色的是清香四溢的薰衣草田、金黄色的是成熟麦田、黄色的是向日葵,这便是罗南对瓦朗索勒高原的第一印象——和吕贝隆山景绝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这三样标志性的事物给瓦朗索勒高原铺上一条色彩斑澜的锦缎,让人忍不住联想到梵高笔下那些热烈流动的色彩。
继续向北开,深入到高原腹地,眼前的一切事物最终被一片紫色的云雾取代。
此刻的瓦朗索勒高原化身为一片无边无际的紫色海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薰衣草的淡远温和芳香。
随即罗南脑海中出现了许多村民、农夫和朋友们说过的话:
“吕贝隆没有大片薰衣草田,只有博尼约山脚下有几片比较大的,如果想看薰衣草必须去瓦朗索勒、耶兹或者索村,但如果你想看大片的薰衣草海最好的地方非瓦朗索勒莫属,那里被称为薰衣草的大本营。”
罗南来的月份已经过了最佳赏薰衣草的时间,但还是让他震撼连连,很难想象最佳观赏时期瓦朗索勒会美丽成什么样子。
瓦朗索勒是一个不大的市镇,大概有2000多常驻人口。
就像是圣雷米有浓郁的艺术气息一样,一进入瓦朗索勒也能明显看出这里的‘名片’。
街道上随处可见薰衣草颜色的店铺和门窗。
商铺门口的小桌上,陈列着一束束新鲜的薰衣草和用薰衣草制作的各种纪念品。
画廊的橱窗里挂着的全部是以薰衣草或向日葵为主题的画作。
民宅的铁艺栅栏上,也都挂着薰衣草或金色的麦穗。
路边几个小姑娘一边唱歌,一边帮妈妈把薰衣草捆成束。
整个瓦朗索勒无处不体现着他们是薰衣草的大本营这个事实。
罗南一路看看逛逛,来到了和佐伊朋友约定的见面地点——瓦朗索勒市政厅门口。
佐伊的朋友一眼就认出了罗南:
“佐伊的朋友?”
罗南看向那个亚麻色头发,脸上有一点小雀斑的女生,礼貌的回应:
“赫黛利?”
赫黛利点了下头,没有寒暄太多,指了一个方向:
“你这两天住巴蒂家,我们先过去。”
巴蒂就是即将教罗南藤艺编织的艺术家。
罗南的目光不断被两侧的景色所吸引,忍不住感慨:
“瓦朗索勒真是一个宜居的地方,这里的风格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赫黛利侧头轻轻笑了一下:
“你也很让人‘印象’深刻,佐伊从几个月前就经常跟我提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