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威微笑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撇了撇嘴,秦国统一大业岂是他一个人之功?
萧景威回忆着:“后来陛下任命我们重修新制:车同轨、书同文等等。”
“那几年忙得天翻地覆。”
惊异:“不是李斯统领此重任吗?”
“确实如此,最后也是他负责起草公告。世人不知也就罢了。”
刘毅连忙补上:“确实由萧公立首功。”
此时轮到 目瞪口呆。
史书记载清晰如故,怎么会?
萧景威作揖:“大人不要疑心。”
“老朽当时积劳成疾未能主持。”
忍住笑。这太奇怪了。
萧景威继续:“还有与李丞同谏长城北地,编纂秦律,未被采纳……”
倒吸一口气,追问道:“为何没采纳?”
萧景威苦涩笑道:“全国一统自然需要通用法度。我的想法反而引来很多不满。麻烦了不少。”
越听越不解,难道……
“您与李斯关系如何?” 追问。
萧景威沉思:“一直和气相处。早些时候李常拜访讨教治理之策,态度恭谦。后来有 也无关紧要。”
心中有数,恍然大悟,李斯当年恭谦未篡位时便是如此!
李拜卿相之礼上门讨教,最终地位超越。而自己呢?躺在家里!
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冤种
统一六国的战争你全心参与,却名声不及李信这个战败将领。制定法令、统一制度和度量衡,你在灯火下伏案劳碌至深夜,最终却被李斯夺走了所有的功劳。吏治改革按你的思路推行,最终背锅的却是你自己。
你傻了吗?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天下初定时,朝廷中曾因分封制和郡县制争论不休。前任丞相韩明主张分封制,想让秦王公子各地为王;而李斯深知圣意,支持郡县制。结果是韩明失势,李斯大胜。
“或许我真的小看了他。”
默念道,意识到李斯排除异己的手段不可小觑:先是扳倒了前丞相韩明,再拿下了原右相周武。步步高升,最终达到极权。然而为什么在我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呢?
忽然想到了自己特殊的身份。若不是他预见并预先向始皇帝揭发李斯将来的行径,让他对李斯心生嫌隙,扳倒李斯谈何容易?
“谁呀?”旁边,太子刘启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