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短暂的宁静

图书馆顶层的古籍区少有人至,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我在《潼城地方志》第743页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

九十年代改建前的医学院实验楼前,学生们正在搬运解剖器材。

某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树荫下,藏青衬衫的衣角被风掀起,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青铜钥匙挂饰,和我收到的U盘形状极为相似,这难道又是一条关键线索?

手机在古籍堆里震动起来,陌生号码发来一条空白短信。

我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点开附件的加密文件,防空洞实验室的立体模型在屏幕上旋转,三百个锚点正在汇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最亮的那个光点,精准对应着此刻我所在的古籍馆书架坐标,这难道是有人在给我指引方向?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闭馆音乐响起时,我在《法医学案例精选》里发现一张便签。

褪色的圆珠笔迹写着:“第23次模拟失败,水压数据异常。”

落款日期是三个月前,字迹与高速路追尾案肇事司机的遗书如出一辙。

便签背面印着市局的档案编号,正是当初沈绫夏要求重点标注的卷宗号,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我的心跳急剧加速,仿佛即将触碰到真相的边缘。

夜风掀起窗帘,月光将书架割裂成明暗两界。

我抽出那本《交通事故尸检图谱》时,整排书籍突然倒塌,扬起经年的尘埃在空中组成短暂的漩涡。

在呛人的霉味里,我摸到书架背板暗格里冰凉的金属盒。

打开后,是一支装满橙色液体的注射器,针管上贴着我的学号标签,有效期至今年七月十三日。

这神秘的注射器和即将到来的日期,又预示着什么?

……

解剖教室里,那台折磨了我们许久的排气扇终于修好了。

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里,悠悠地混进了一丝清甜的槐花香,像是春日里的一抹温柔慰藉。

我轻轻把浸泡好的兔子标本摆正,阳光透过新换的纱窗,在解剖台上投下一片片细密的光斑,好似碎金洒在案头。

陈薇踮着脚,正全神贯注地往标本血管里注射红色乳胶,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活像一只灵动的小鹿。

“你看,这第三肋间动脉走形变异,是不是像极了去年那个心源性猝死的案例?”

她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求知的热忱,扭头看向我,那眼神仿佛在期待一场热烈的学术探讨。

我望着她鼻尖不知何时沾到的红颜料,像颗俏皮的小草莓,思绪却突然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