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三十七个名字

物证鉴定科的老赵推了推老花镜,他看起来经验丰富,对这些物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这是改性丙烯酸树脂,通常用于壁画修复。”他将试管对着日光灯摇晃,胶体里悬浮的晶粒折射出星芒,“掺了云母粉,市面买不到这种配比。”

“这么特殊的材料,看来苏雨接触的事情不简单,背后肯定有人在操控。”陈薇分析道。

“是啊,普通学生哪会用到这种东西,这背后的水怕是很深。”我附和道。

我们回到画室时正值课间操时间,陈薇突然停在某个画架前,指尖抚过支架夹缝里的褐色污渍——

是干涸的可可渍,苏雨总在画袋里塞着巧克力棒。

“她常在这个位置作画。”我翻开旁边储物柜里的写生册,连续三十页画着同一扇窗户。

“这些画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苏雨不可能无缘无故一直画这扇窗户。”陈薇陷入了沉思。

“会不会是这扇窗户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她通过画这扇窗户在传递什么信息?”我提出自己的看法。

陈薇点了点头:“很有可能,我们得好好研究这些画。”

徐组长气喘吁吁地举着手机冲进来:“交通监控拍到这个!”

视频里暴雨如注,穿校服的瘦小身影抱着画板跑过斑马线,时间显示是苏雨失踪后两小时。

陈薇突然按下暂停键,放大画面中女孩的左手腕——那里系着根红绳,却不是苏雨常戴的那条。

“这红绳很可疑,苏雨为什么会换一条红绳?难道是被人强迫的?”我看着屏幕,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不管是不是被强迫,这红绳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个关键线索。”陈薇说着,把视频又看了几遍。

美术教室的储物柜被重新打开。

我数着柜门内侧的划痕,三十七道竖线组成隐秘的日历。

“这日历有什么含义呢,是记录什么重要的日子吗?”我挠了挠头,一脸困惑。

陈薇用棉签蘸取最底层的木屑:“松节油混合着...薄荷脑?这味道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松节油和薄荷脑,这组合太奇怪了,和苏雨的失踪会有关系吗?”我皱着眉头思考着。

我们连夜比对校医务室记录,发现苏雨每月15日固定领取止痛片。

药瓶标签上的医嘱字迹突然让我后背发凉——与周扬化学笔记本上的批注是同一支钢笔。

“这绝对不是巧合,周扬和苏雨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紧密,背后肯定有一个更大的阴谋。”我紧张地说道。

“没错,看来我们得加快调查进度了。”陈薇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去艺术馆阁楼。”

凌晨两点的螺旋楼梯回响着我们的脚步声,月光透过穹顶玻璃,在三十七个画框上投下流动的银斑。

“这阁楼感觉阴森森的,不知道会有什么发现。”我小声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