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蔡京主义

“可惜没有那么多的原料,官府的糖税又极重。我们是赚不到钱的,搞不好还要倾家荡产。”

经扈成讲述,沈潮也了解了个大概。原来蔡京为了维持赵佶骄奢无度的挥霍,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好的一面是极大的鼓励了商业的流通,坏的一面则强取豪夺。

主要是针对盐铁茶酒糖的改革,这几项自古基本都是朝廷专营。可蔡京自政和二年,废黜所有官营产业,包括酒场,盐场,茶场等。所有禁榷制度下的产品,都交给民间自由生产交易。

只是你想从事这些行业,需要申购一种票据,钱引。

你想买多少东西,就得用一定的铜钱购买钱引。

按理说这样除了税率高些也没什么,可这老东西时不时的会作废朝廷发行过的钱引。

至于你手中还没花出的钱引,自行承担损失。

这就坑苦了那些商人,而经营这几项的都是最富有的一波人。

由于这些收入都是归属地方州府,朝廷再按比例分走一部分。因此地方官在这项工作上十分尽责,从而打击了所有没靠山的商贾。

造成个后果就是,蔡京时期的巨富商贾是非常少的。

社会整体的财富虽然在缩水,可那些有权势的官僚却一个比一个富有。

在沈潮看来,古代论财政能力,没人比得上蔡京。可惜就是走错了路,否则就没有千年后的凯恩斯主义,而是蔡京主义了。

“这老小子要是去大明就好了,可惜了。”沈潮小声嘀咕道。

“嗯?伯虎说什么?”

“没什么,我们这白砂糖本也无法大量生产。原料太少了,除非有一大片甘蔗林。”

“是啊,只能少量出售了。”

“无妨,还是老套路。做些精美的包装,价格上多翻几倍。就说是海外国王才能吃的,到时我来设计包装。”

“哈哈哈哈,好。我们的精制盐,如今在周边的乡绅豪富之家已经传开了。”

沈潮淡淡笑了笑,两人又聊了些开办炼糖作坊的事,扈成便离开了。

下午时分武大和几名女子来到沈潮处,沈潮将昨日炼制白砂糖的步骤又演练了一遍。

几人便开始尝试做,中间不确定的地方沈潮再行指导。

而他自己则带着周平安鼓捣起蛋卷,扈永宁也没读书看着两人忙碌。这东西的原料都是现成的,做起来很容易。

将鸡蛋,植物油,白砂糖,面粉还有芝麻四样按照比例混合。

沈潮用筷子挑起蛋糊,粘稠程度可以连成直线。

“这样的浓度就差不多了,咱们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