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老者道:“您一会儿帮着安抚下百姓,另外我这里现在没那么多地方住。您也看到了,庄子正在翻建。只能先让他们男女分开住,小孩儿可以跟着母亲。
年纪大的都住一起,派几个人照顾。明天就让这些青壮加入施工队,这样房子也能快些建好。”
“成啊,只要饿不死不就行。大官人放心,交给老汉了,我去和他们说。”
“好,多谢老人家。”
说罢,老人便和刘大宝去安抚众人。
由于农忙,白云山庄的重建慢了许多。现在陆陆续续会有难民到来,再有几日又是秋收,人手更加充沛。
沈潮估计,天气彻底寒冷前。他的庄子和新建的小镇,都会初具规模,明年差不多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随后几日陆陆续续有难民到来,直到最后统计出共来了一万八千人。
这可着实给沈潮带来不小压力,一是没有那么足够的房间,二是没有那么多活计安排。
转眼已是十月,天气越发寒冷。沈潮只能将一部分难民安排在木材搭建的简易房屋,好在白云山庄打造了大量的煤炉。每个房间都点上几个,也不至于寒冷。
这些人大多都是农民,只能做些苦力活。沈潮又准备了不少织布机,可以让妇人们有些事做。可数量有限,剩下的只能去工地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八百里水泊生长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现在这个时期,已经变得一片金黄。
白云山庄派出了数支队伍,分散到水泊周边。
一名管事对三柳村的几名乡老道:“老人家,我们是白云山庄的。今日来此想收购些芦苇,请告知下你们村里渔民。”
“这可不成啊,我们平日割些芦苇编席,都要给官府纳税。”
“官府要找,也是找我们。你们只是收钱干活,芦苇又没到你们手里。”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我们可不认。”
“好,有事都推到我白云山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