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看乡亲其乐融融 知真相大吃一惊
高老庄酒家安上了电话,对外联系方便了许多。高翠兰惦记着吴双喜找潘星星的事,想打电话问他找到人没有。
电话安装在收银台,吴妈听说要给双喜打电话,一家人都围了过来。
高翠兰抓起电话,翻开电话本,突然想起来隔着县呢,不知道怎么拨号。幸亏杏花在旁边,告诉她:“先拨邮局长话台挂号,等他们连好线,通知咱们,才能接通说话。”高翠兰笑道:“真是个老土,我以为直接就能拨到家哩。”杏花却担心道:“要是双喜不在家怎么办?”威威道:“爸爸会在家,他知道姑姑要给他打电话,也知道我要跟他说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高翠兰先挂了号,大家都坐在一旁静静地的等着。不大一会儿,果然电话铃响了,高翠兰拿起话筒,就听见双喜的声音,问道:“喂,谁呀?”高翠兰高兴地道:“真在家呢,双喜。”只听吴双喜道:“是翠兰姐,装上电话了?”高翠兰道:“对。威威猜准了,说你在家等他说话呢。”便把电话交给了威威。
威威接过电话喊道:“爸爸,刚才打电话,妈妈说你不在家,我说你一定在,还是我说的对吧?”吴双喜道:“当然你说对,爸爸哪儿也没去,就等着你说话呢。玩的怎么样,该回来了吧?”威威道:“二哈哥带我看了好多电影,我还陪着奶奶看戏呢。”
吴双喜问道:“没惹奶奶生气吧?”威威道:“没有。就是陪奶奶看戏睡着了,是二哈哥背我回来的。”吴双喜道:“不许这样,怎么能让人背着呢?不听话就赶快回来。”威威道:“姑姑没让我回去呢。他还说等这里盖学校,以后就在这里上学了。”吴双喜道:“那要看你的表现。好了,把电话交给姑姑吧。”
吴双喜告诉高翠兰,那个潘星星已经找到。她跟单卫红是杀父之仇,一定要去告他的。不过现在婆婆住院,等好转才能过去。高翠兰忙嘱咐吴双喜:“千万别让她着急,这事早晚都行,治病不能耽搁。一定要她等婆婆好了再过来。”吴双喜答应,高翠兰便放下了电话。
猪净坛这时也来到前厅,听说潘星星暂时不能来,问高翠兰:“上一次去找单禄,总有十来天了吧?按照廖主任说的,他也该回来了。”高翠兰道:“那你就再去一趟,找他也太难了。”猪净坛答应着走了。
高翠兰站在柜台前,对李晴道:“这几天酒店的生意不行,可那边包子、馒头生意却好了起来,几个人忙得很,做不够卖的。”吴妈道:“大热天的,城里人都会享福,买咱们的包子、馒头又好吃、又便宜,也省的自家做饭了。”
杏花不由得对吴妈道:“这里也没啥忙的,你看着威威,我到那边店里帮着包包子去吧?”高翠兰道:“我说话的意思,可不是叫你去帮忙的。”杏花瞪着眼道:“你说话的意思又错了吧?给自家干活,还能叫帮忙?”
杏花无意中说出“自家”两个字,使高翠兰顿时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受。她的思绪像长了翅膀,立即飞回到那段风雨飘摇、梦魇缠身的日子:一个黑洞洞地房间,一个无助的人,一颗孤零的心,一双失神的眼睛。面对门外的是乌云密布,阴雨连绵。然而,就在这昏天暗地之间,一片渺茫之中,突然出现一个天蓝色的光点,由小变大,由远及近,由模糊变清晰。然后是一个人,一把伞,一个篮子,在泥泞中艰辛地向自己走来。直到进了门,木讷的自己才想起帮她收了伞。而她从手中递过来的是食油,从包袱里拿出的是衣服,从荷叶里取出的是月饼,从篮子中倒出来的是红枣、石榴。
这一切如同梦幻,这一切却就在眼前。也正是她的到来,使自己冻僵的心开始变暖,疲惫的身躯变得坚强,干涩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其实,她送来的岂止是衣服、食物,是比那些东西珍贵百倍、千倍的温暖和希望,是人间难得的良知,是那个世道最缺少的亲情!
虽然自己曾无意中救过吴双喜,但在那个所谓政治立场绑架面前,父子可以反目为仇、家庭可以众叛亲离的无知年代,他也完全可以忘记自己,不认识自己。然而,确实不敢奢想,在那样的环境中,自己还会遇到真正有良知的人,还会遇到一直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报答自己的人。所以高翠兰脑海中一个抹不掉的记忆,就是杏花作为传达亲情的使者,在风雨飘摇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那天使般的形象。
高翠兰深知“自家人”的含义,所以,她也一直也把吴双喜一家当作 “自家”人。只要有条件,就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家人照顾好。
高翠兰听杏花要到分店去帮忙,问她:“想干活了是吧?”杏花道:“对呀。你不说那边忙吗,何必在这里闲着?到那边去,还能见到月秋她们几个呢。”高翠兰道:“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你们来十多天了,还没带你们上街逛逛呢。今天既然你说要到那边去,那我就陪着你,咱们一块去行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杏花还没答话,威威喊道:“我也去。”吴妈道:“吃蚂蚱也不能少你一根大腿,啥事都有你的份。”高翠兰道:“谁说不让你去了。大家都去,还能丢下你吗?”吴妈道:“都去呀?那怎么行,这边怎么办?”高翠兰道:“没事的。你也看见了,现在是淡季。中午也就几桌人,这里有李晴看着就行。”李晴点头道:“行,没事的。”
高翠兰对吴妈道:“李晴现在可不简单,帐算得好,眼力也好,嘴还甜。她能认出好多客人,还会帮他们点菜呢。”吴妈也夸奖道:“我看见了,这孩子进步快,熟能生巧,肯定是把好手。”李晴有些不好意思,道:“还差得远呢。”
高翠兰又嘱咐李晴:“现在咱们安电话了,来的客人,你就把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以后联系也方便。”李晴道:“我已经准备好纸条,把号码写在上面,到时候交给他们。”高翠兰连连夸奖:“好好好,你也想到了。”便带吴妈一行去了。
高翠兰一行在街上溜达一会儿,便来到高老庄馍店。她指着那块招牌对吴妈道:“你看,‘中国响菜包子、高老庄硬面馒头一店’,这就是咱们租的店面,是田菊花的妹妹芙蓉在这里看着的。”吴妈道:“怎么没开门呀?”高翠兰道:“早上的一批卖完了,中午十点半左右再开门。他们都在后面干活呢。”
靠店面旁边有个巷子,穿过巷子,里面是个敞着门的大院。院中一棵高大的泡桐树,枝叶遮掩了大半个院子。这里是一个原住的大户人家,一排房子就有七八间,其中东面两间就是租来的馒头、包子加工点。
吴妈、杏花第一次来到这里。从门口就看见,屋内放好大一个案子,围着几个人,擀面的,包包子的,揉馒头的,各司其职,正干得热火。
吴月秋转脸看见站在门口的吴妈、杏花,不禁一愣。马上反应过来,惊喜地喊道:“五奶,婶子,你们怎么来了?”吴妈道:“来看看你们,你们忙着呢?”
几个男孩也放下手中的活,围了过来,把她们拉进屋,有喊奶奶的,有喊大娘的,有喊婶子、嫂子的,互相问候。寒暄之后,大家便自觉各自干起活来。杏花也洗了手,跟着包包子。
门东旁是一间蒸馍的房,管烧火的吴运动听见声音,也走了出来,招呼吴妈。高翠兰正扯着威威站在门口,看他一脸的汗与灰,拍一下他的肩膀道:“瞧这孩子热的,真是辛苦了。”吴运动用手抹了一把脸,甩着汗道:“没事,夏天能不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