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俞法晨的话,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可能——孝宗已不在人世。曾经的师徒情谊,那些美好的过往,难道都要随着他的离去而渐渐消逝吗?我心中满是怅惘,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感将我紧紧包围。
刘文海见我神色落寞,以为我是被那首讽刺诗气的,连忙说道:“陛下,莫要为这等小人之言伤神。不管这诗从何而来,我们都不能让它在大理滋生事端。当下,稳定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他的话语中满是关切和忠诚,一心只为大理国和我的安危着想。
俞法晨也接着说:“刘丞相所言极是,陛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南宋朝廷的变化。无论孝宗是否在世,是否新君即位,我们都需重新审视与南宋的关系,早做应对之策。”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大局出发,思考着大理国未来的走向。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情绪。作为大理国的皇帝,我不能被个人的情感左右,我必须为大理国的万千子民负责。
“两位丞相所言,皆有道理。刘丞相,就依你所言,立刻下令严查此诗的传播源头,务必将其遏制。俞丞相,你即刻联合保皇司着手收集南宋朝廷的消息,密切关注其动态,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我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努力展现出一国之君的沉稳与决断。
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依然无法释怀对宋孝宗的那份牵挂和担忧。我不禁想起,在南宋时,我与孝宗一同在御花园中漫步,谈论着天下局势。他眼神中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仿佛还在眼前。那时的我们,都以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理想可以一同实现。
如今,大理国正值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不能因为南宋的变故乱了阵脚。但这份失落和担忧,却如影随形。我深知,无论南宋朝廷如何变化,大理国都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守护好这片土地和百姓,这也是我当初毅然决然背弃南宋在大理抢班夺权的初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位丞相退下后,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观景台。楚启明站在不远处安静的守着。
突然我听到一阵脚步声,我没有去理会。
“陛下,您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身后传来皇贵妃小琴的声音。
我回头一看,原来小琴把王二麻子给我带来了。
王二麻子也算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贵人,当初在梁山脚下带我见识这世间奢华的就是他,然后我都与他有一些不正经的生意合作。
我来大理后没有多久,他也来投奔我了。王二麻子也算是和刘文海一样看着我一步一步从强盗成为王爷,再成为如今的大理皇帝的。
“兄弟你可是为了那首诗烦恼啊?”王二麻子毫无规矩的一屁股坐到了我旁边的躺椅上。
“这么多年了,你除了老了,还真没什么变化啊。”我也笑着看向这个家伙。
“都是要入土的人了,你看你。都当上皇帝了,我还是一个流氓,一个老流氓。所以,别人怎么说就让他们去说吧。你可不像是在乎别人说话的人啊。”王二麻子一边拿着茶几上的水果,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