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景武的话,我和俞法晨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又大笑起来。
我转头对俞法晨说道:“法晨啊,你立马派干员回王都把太师接来。献俘这种光宗耀祖的事情,太师怎么能不在呢?”我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心里想着,太师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也会无比欣慰。这不仅是对杨景武的肯定,也是对整个杨家的尊崇,更是向天下彰显我对功臣的重视。
俞法晨连忙起身,恭敬地接旨,他脸上带着微笑,眼神里透着坚定,仿佛在说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杨景武听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声地谢恩。我看着他,心里明白,让杨家的主心骨来参加杨家未来接班人的献俘仪式,这可是我对杨家天大的恩宠啊,杨景武自然是满心感激。
我又看向安南郡郡守刘镇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献俘仪式的一应事务就交给刘郡守了啊。”刘镇南赶忙躬身接旨,他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又兴奋的神情,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把献俘仪式办得隆重又圆满。”我点点头,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相信他一定能办好这件事。
接着,我们又聊起了海战的细节。杨景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战斗的经过,他的表情时而严肃,时而兴奋,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和其他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叹声和赞许声。大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
在我看来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我治理国家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我也会以此战为起点开创一番大功绩。
五日后的献俘大典,我可是盼了许久。一早便与太师杨易文同车前往水师码头。
坐在车内,车窗外传来的尽是百姓们的恭贺之声,那声音此起彼伏,热闹得很。
我和杨易文稳稳地坐在车内,脸上都不自觉地挂着惬意的笑容,这般被百姓拥戴的氛围,着实让人心情愉悦。我微微仰头,嘴角上扬,心中满是对此次献俘大典顺利进行的期待。
不多时,便来到了水师码头。好家伙,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只见码头边彩旗飘飘,水师将士们整齐列队,个个精神抖擞。在杨景武的引领下,我与杨易文、俞法晨一同迈向事先搭建好的高台。那高台搭建得甚是宏伟,四周装饰着精美的绸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我们登上高台站定,就听刘镇南扯着嗓子一声大喊:“大理国水师献俘仪式开始~”这一嗓子,仿佛一道惊雷,瞬间让整个码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高台之下。
那些被俘虏的海盗被一队队水师士兵押送至高台之下,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齐齐地跪倒在地。看着这些曾经在海上兴风作浪的家伙如今这般模样,我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杨景武身姿挺拔地站在高台下,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此战大获全胜,共俘虏海盗一千零六人,其中男海盗八百五十四人,女海盗一百五十二人。如今这些俘虏皆已带到,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