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我,眼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恭敬而谨慎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恐怕极有可能涉及皇族。保皇司虽身负重任,但在调查皇族时,难免会有所顾忌啊。”他说话时,语气极为委婉,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口,生怕稍有不慎便触碰到了敏感的神经。

高敬之心中暗自思量,皇族成员身份尊贵无比,在这深宫内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保皇司虽然职责重大,肩负着维护皇权、监察朝堂的重任,但若是真的调查到皇族头上,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不仅会让调查陷入僵局,甚至还可能危及自身乃至整个保皇司的命运。

但他也十分清楚,此事关乎江山社稷的稳固,身为保皇司统领,在这关键时刻又怎能退缩半步。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是对我矢志不渝的忠诚,一心要为我排忧解难,铲除朝堂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对调查皇族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深深担忧,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倍感压力。

我听了高敬之的话,缓缓起身,在御书房中缓缓踱步。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缓慢,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叩问着这复杂的局势。我深知高敬之所说绝非危言耸听,皇族之事确实极为棘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皇室内部的剧烈动荡,甚至危及整个王朝的根基。

就在这时,俞家兵突然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抱拳,躬身请命,声音坚定有力,犹如洪钟般在御书房中回荡:“皇族之事,臣愿担此重任,定当不负陛下所托!”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决然之色,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与忠诚,仿佛在向我宣誓他绝不辜负这份信任的决心。

俞家兵心中明白,调查皇族一事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多年来对我的忠诚让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在我身边多年,不仅熟知我的抱负与忧虑,更是对我的那些成年子女十分了解。于公于私,他都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暗自下定决心,哪怕前方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就算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将此事彻查到底,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还朝堂一片清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听到俞家兵的请命,心中暗自欣喜,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俞家兵毛遂自荐正合我意,放眼朝堂,也只有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我停下脚步,转身望向俞家兵,眼中满是赞赏与信任,郑重地说道:“好,俞家兵,此事就全权交给你了。朕相信你定不会让朕失望,务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随后,我又将目光转向高峰,神色凝重地说道:“高峰,御林军的事情你要多费心操劳。如今局势微妙复杂,皇宫的安危至关重要,不容有丝毫闪失。”高峰立刻挺直身躯,犹如一棵挺拔的苍松,大声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御林军定会坚守职责,以性命扞卫皇宫安全,绝不让任何宵小之徒有机可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我展示他对职责的忠诚与担当,那股子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高峰心中清楚,在这敏感而关键的时期,御林军的责任变得更加重大。皇宫是皇权的核心所在,是整个王朝的心脏,一旦皇宫有失,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强皇宫的守卫,日夜巡查,严密防范,绝不能让任何威胁到我和皇宫安全的事情发生。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每一个御林军士兵都是我最后的防线,他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以报答我对他的信任。

安排妥当后,三人再次跪地行礼,齐声说道:“臣,接旨。”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力量,仿佛在向我和这朝堂宣告他们的忠诚与决心。我望着他们,心中微微放松了一些。有他们三人各司其职,我相信党争之事定能查个水落石出,朝堂的阴霾也必将被驱散。

待他们退下后,我重新坐回龙椅之上,目光望向御书房的窗外。

但是总会有好消息的。左丞相刘文海稳步走进御书房。他身着朝服,步伐间尽显沉稳与干练,双手高高捧着一份折奏,微微欠身,神色恭敬,轻声禀报道:“陛下,吴其平的折奏到了。”

我闻言,手中的朱笔一顿,缓缓放下,接过折奏展开。目光在字里行间扫过,原本紧锁的眉头竟渐渐舒展开来。奏折上,吴其平对高棉郡治理的详细汇报,满纸皆是斐然政绩,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刻就像春日暖阳,驱散了陛下心头的阴霾。

我看完后,手指轻轻敲着奏折,沉吟道:“瞧这日期,其平应该快回朝了吧?”

刘文海微微颔首,眼中透着睿智与洞察,掐指算了算,恭敬回道:“回陛下的话,依臣推算,明后两日便该到王都了。陛下,臣还听闻,其平大人此次回朝,特意为陛下备了一份大礼,说是天降祥瑞呢!臣这心里啊,好奇得紧,实在想不出会是怎样的稀罕物。”

我微微点头,脸上浮起一抹欣慰之色,感慨道:“自从其平担任高棉郡总督,第一年高棉便能粮食自给自足,第二年更是能反哺中央,今年又逢祥瑞,朕心甚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