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2367 字 23小时前

天气 天干物燥

心情 这是隐患

杨景林嘴欠爆料,

刑部连夜来请旨。

林墨也来凑热闹,

火器被盗成隐患。

今儿这皇宫像是被放进了蒸笼,炽热阳光直直地砸下来,烤得整座宫殿都热烘烘的。

御书房里,宫女不停地挥动团扇,可那股闷热劲儿怎么也赶不走,连空气都仿佛被高温给黏住了。

我坐在龙椅上,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手里的朱笔被随意搁在一旁,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此刻根本勾不起我半分兴致。杨景林这案子,已经在我心头压了好些日子,沉甸甸的,像块搬不走的大石头。

刑部侍郎上官文杰最近天天往御书房跑,每次来都是诉苦。不是杨家仗着权势给他施压,就是御史台那帮言官追着他不放,两边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巴望着这案子能快点了结。我心里清楚,这案子表面看着简单,背后实则藏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杨家在朝堂势力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御史台又向来以监督百官为使命,双方互不相让,把这案子搅得愈发浑浊,像团理不清的乱麻。而且御史台这次空前团结,背后显然有人支持,我虽认为御史台后面是太子,但是查无实证。

眼瞅着太阳都快下山了,以往这个点儿,上官文杰早苦着一张脸出现在御书房了,可今天却不见人影。我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个上官文杰,平日里最守时不过,今天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这案子有啥新的变故?我的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御书房里,这声音格外清晰,也衬得我心里那隐隐的不安愈发明显。

就在太阳将落未落的时候,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上官文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两人走进来,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我抬眼一瞧,顿时吃了一惊,跟在上官文杰身后的,居然是杨景林!这唱的是哪出?上官文杰怎么把他给带过来了?我满心疑惑,脸上却还维持着镇定,看向他们问道:“上官爱卿,这是何意啊?”

上官文杰赶忙低头拱手,态度十分谦卑:“陛下,杨景林今儿在后堂说有件事,只能亲自向您奏报。臣惶恐得很,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干细重大,只能由陛下您亲审。”我的目光从上官文杰身上移到杨景林身上,只见杨景林低着头,一声不吭。但我能感觉到,他低垂的眼眸下,眼神闪烁不定,肯定在心里打着什么算盘,不知道又在谋划些什么。

等上官文杰退下后,御书房里就只剩下我和杨景林。我看着他,神色平静,语气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问道:“灵汐还好吗?”杨景林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显然没料到我会突然问这个。不过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很快就回过神来,立马恭敬地回答:“占姜王一切安好。占姜在占姜王的治理下,民生已经慢慢恢复了,占姜郡的百姓都对陛下您和占姜王感恩戴德。”

我微微点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装作漫不经心地说:“说吧,到底有啥事要当面奏报?”我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可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还是让整个御书房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杨景林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额头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声音发颤地说:“陛下,御史弹劾臣的那些事,都是臣还没入仕之前发生的,而且早就没了实证。”

我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一声:“早就没实证了,你还怕什么?有杨家给你兜底,难不成你还担心杨家不尽心?”杨景林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他太明白我这话里的意思了。杨家虽说势力大,但在我面前,终究只是臣子。要是真惹恼了我,杨家也未必能保得住他。这么一想,他的声音愈发颤抖:“陛下,有件事,杨家就算本事再大,也抹不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