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纲要与诏书倒是颁发了几个月,但实施细则与新税法近日才校核完毕,已送到天津等着他御批呢。
今天氛围很好,屏风后面还有张嫣担当“记者”,正好将议事精神宣扬出去。
贺世寿朝上官们拱手,问道:
“敢问三位大人,山东与江南受反叛一事影响,陛下担心运河漕运不通,故启动海运辅之,下官以为此举大善。
范阁老方才说税收须予理清,毕阁老言海洋乃通天捷径,下官不明之处在于,海运可补足当下漕运之缺陷,能对北方用度带来益处,然与税收国库有何关系?
下官曾细读新税纲要,天津之商税、田税等均已按新税制稳步推行,当中提到开关后进出都要百抽十至二十,我朝朝贡几乎中断数十载,外藩是否会自愿向我朝缴税?其货物是否又为我朝之所需?还请三位大人解惑!”
这问题问得很好,既涉及税收,还牵扯出类似于后世的国际倾销,崇祯乐见其成。
三人对望一眼,这个问题显然得更熟悉理财的人来作答。
毕自严微微一笑,说道:
“贺大人此番疑问,想必同样乃诸多地方官不解之处,本官可以告诉你,原新税纲要中并未提及运输税种。
现朝廷即将颁布新税法与实施细则,不但增加了运输税,还对很多税种进行规范说明,如此你第一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也。”
贺世寿拱手回应,意思今后不论陆运漕运,还是海运,朝廷都会增加相应收入,这样做也确实称得上开源。
“本官来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外藩仗着我大明慷慨,以往之朝贡方式纯属占取我朝便宜,恩惠不可养无用之辈,在商则言商,此等买卖我朝绝不再做!”
说到这一茬,一众人来了兴趣。
外藩过去到大明蹭吃蹭喝不说,全都嚷着要赏赐,离开时满载而归,简直把大明当作提款机,随着财政吃紧,渐渐无法满足其胃口,那帮人干脆不来了。
如此让上层人士形成一种错误意识,开海就是朝贡,朝贡便是开海,这种局限思维,一度困扰了大明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