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要不咱们看这个吧?”

这本医书收集了八百多种中药,药性、形态、生长环境与分布地点都有写,附图全是高清照片,写的也是白话文,对她这个古代文盲很友好。

李郎中余光瞥到医书一角,激动地起身伸手夺过,在看到首页的彩色图片时更是忍不住连连惊叹,“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

半夏人小绕到两人身前也是哇声一片。

李郎中迫不及待的打开医书,还没看两眼就听他气急败坏斥责,“这书里面的图倒是画的清楚,可字却没一个对的,简直误人子弟。”

沈玉姝怕他一气之下再把书给扔了,利索的从他手里把书拿回来,“师父,先别急着生气,你听我念一段,看看说的可对。”

眼下他们说的是一株上了年份的黄精,沈玉姝找到介绍黄精的那一页,逐字逐句念起来,“黄精,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李郎中激动的心平复下来,接着便是点头,这书上所说药性形态倒是一字不差,就是这字属实过于简便了,个个缺胳膊少腿的。

“玉姝,为何这书上的字迹和我们现在所用的不同?”

沈玉姝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简体字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时期的简体字渐渐增多,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使用的都是不同程度简化了的文字。

而繁体字在过去时候多用于正规公文、文人作品以及古籍,前世国家大力推行简体字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程度。

她来到这个朝代看过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繁体字,简体字反而少见,有也是在商贩走卒那里见过几次。

想到这儿她轻咳一声,说话含糊起来,“这个.....这大概是着书人的一种个人习惯,师父也知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习惯。”

李郎中看她半晌不说话就知心里有鬼,现下用这么个借口搪塞,眼皮子肉眼可见的抽了抽。

罢了罢了,问那么多做什么,他指着对方手里的书,叮嘱,“不管看哪本记在心里最重要。”

接着他说回正题,“挖黄精还是春秋两季最好,提前挖会失了药性,这颗黄精显然年份不短,现在挖可惜了,等秋天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