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世清:“下官附议。”
晏启不知道安王指的是谁,但还是跟着说:“本官也附议。”
他看向唐大人。
唐大人:啊?我也要说么?
“额,本官也附议。”
安王这话说的也没错,荤素不忌不是多大问题,但强抢就不对了,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个你情我愿。
朱光禄也顾不上他们附议不附议了,用眼神压制快要爆发的太子,用力皱了皱眉。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胡言乱语,是生怕传不到陛下耳中吗!
太子这口气怎么可能咽的下?
一口气卡在胸口,不能上,也下不去。
太子“哼”了一声,放下车帘,反复的告诉自己:不着急,他自会清算安王的。
安王说话惯会埋陷阱的,不能在众目睽睽中落入他的陷阱。
朱光禄打了个圆场:“太子殿下在夏宫这段时期多次身子不适,因此心情不佳,言辞有些过激,还望诸位大人不要往心上去啊。”
晏启摆手:“这有什么好往心上去的?”
关键是要往陛下耳朵里去啊。
隆和帝从福康公公那里得知了此事,不由的一哂:“这一个个的,居然真圆了个故事出来,叫朱光禄过来,稍后叫晏启来。”
朱光禄一路小跑过来。
隆和帝并未让他上马车,只是淡淡道:“朕问过七厉,老三脸上的伤疤可以用药淡化,只是所需药材极为珍贵,你去同他要来药方,若是能凑齐所需药材,或许能治好老三的脸。”
朱光禄心中大喜,面上他保持冷静、恭敬的说:“老臣遵旨。”
此时皇帝说这个定是动了易储的心思,若是恭王脸上的伤疤能够去掉,皆大欢喜。
朱光禄也不需要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怕太子又捅了什么篓子。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现在就是看朱家的态度了。
朱光禄高高兴兴的离开。
晏启奇怪的看了眼朱光禄一眼,驱马到马车外:“陛下?”
福康公公恭敬的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请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