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失守时,除了知县和典吏两个官员殉国之外,只有十三名清朝士兵阵亡。】
【一个城池失守,仅仅阵亡十三名士兵。】
【很明显,一个城池的守军不可能就十三名士兵,至于其他的士兵,很明显,在没打之前就跑了。】
【实际上不止是鸦片战争,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中也是如此,虽然个别清军很勇猛,但大部分清军基本也是一触即溃。】
【尤其是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击毙的倭寇数量甚至还没有倭寇得病损失的人多。】
【纵观整场鸦片战争,清军参战二十万人,伤亡两万多人,这其中阵亡的士兵有两千多人。】
【而英军共计两万人,伤亡仅仅五百多人。】
【这也就说明,清军没有任何的作战意识,清朝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加入到了西方工业国家的战争中,自然会失败。】
【而且整个鸦片战争中,清朝把清除汉奸放在了第一位,自然不可能全力对抗英军。】
(实际上汉奸这个词最早的书面记载出自宋朝。)
(桧既陷此,无以自存,乃日侍于汉奸戚悟室之门。这是宋代王明清撰写的一部笔记《玉照新志》,学术界也广泛认可汉奸这个词的出处。)
(汉奸这个词的定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变化。)
(最初,汉奸专指汉族人中的背叛者,在清朝乾隆年间,汉奸的定义扩展到包括所有出卖朝廷的人?。)
(清朝道光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汉奸的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帮助外国侵略者对付中国的中国人?。)
(至于汉奸这个词的最早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作者感觉最靠谱的出处是汉朝,尤其是汉武帝和匈奴的战争时期,总之大概率不会是汉朝之前。)
“不是,阵亡两千人?这就投降了?”嬴政还没见过这样的,有几十万大军的大一统王朝,仅仅阵亡两千人就议和赔钱,这叫什么事?
嬴政想起了在史书上看到的长平之战,嬴政感觉如果武器相同,赵国也能灭了清朝,双方的作战意志相差太多了。
“阿翁,你在想什么?”嬴政的小棉袄把茶水放到了嬴政身前。
“朕再想当初统一时怎么碰不到这种对手,尤其是打楚国的时候。”
赢阴嫚不懂这些:“阿翁,你别着急呀,很快就能碰到了,前线将士不都说了嘛,半岛军队也是这样。”